01 大语文的解释
按照硅谷投资人、畅销书作家吴军老师的观点,大语文的概念就是“理解他人,表达自己”,这是非常精辟的总结。过去,也试图对语文进行诠释:是工具、是基础、是陈述……都觉着不够贴切,也就人云亦云地跟随着高考大军走了过来,尽管自己是做了七年的语文老师,也依然在不可名状的情形下教育着他人的子弟。
02 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通常是在阅读中完成的,这可能正是上学期间的“阅读理解”,是最让大家头疼的,也最容易得分或失分的。那时的我们,哪儿能理解到这个程度,理解他人是需要有社会阅历,进而有同理心,对于当时稚嫩的我们而言,阅历肯定没有,如果说有,也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而原生家庭中,为了温饱奋斗的父母,哪有心思与你同理心?不饿着你就不错啦!
那么怎么理解他人,从我个人的经验上,就是通过阅读。当时的《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简直就是我的天堂。在那里徜徉,忘却了现时的烦恼,在各种情境下的人物,试图去和他们同欢喜、共辛酸。当时并不明白这是理解他人,也不懂什么同理心,但是,大脑的运作方式就这样运行了,所以,感到无比的幸运。
03 表达自己
儿时,能像我有机会阅读的孩子并不多,一是没有环境,二是自己没有这个意愿。而我很幸运,就是妈妈是老师,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书,而我又有强烈的阅读愿望,就成全了儿时阅读的我。而我就成了一个爱表达的人,因为脑子里有故事,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故事,有时也能绘声绘色地学着鸭妈妈的声音提醒、教训着小鸭子和白天鹅,看到他们羡慕的眼神,我就会发自内心地自豪。也难怪,长大后,我就自带着骄傲,后来修正了很久,也往往不时地侧露。
当然,那时毕竟幼稚,是知道了一就不知道北了的浅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觉能表达出自己是自信的基础。高一时,没有了初中时学霸的特权与仗义,就有些畏首畏尾,不愿意表达,也就不越发不善于表达了。直到高二,遇到了一位欣赏我作文的语文老师——唐老师,他把的作文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这在当时是十分荣耀的事儿。我在惊喜之余,重新审视自己的小文,觉得真的没有唐老师夸奖得那么好,所以,也就立志要写出确实“拿得出手”文章。故,后期积累阅读梳理,真的在作文方面有了长进。特别感谢唐老师的启蒙和鼓励,才有了我后续在文字上的兴趣与长进。
……
理解别人,表达自己,走在任何场合,都是适用的。有了它,生活会更和谐,工作会更顺畅。增加这方面的功力吧!呵呵,学好了,都是自己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