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人到中年,曾几何时都是站在学生角度呼吁家长,给孩子宽松环境,并且说家长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今天我突然醒悟,不是这样:乃是希望孩子比自己过得好!
回忆七十年代的中国很贫穷,那时整年吃窝窝头,吃莱,而我嘴馋,中年净想吃面条,不想吃菜;吃馍时,想吃白面馍不想吃窝头!只有当奶奶流到在我家吃饭时,妈妈专门蒸些白面馍放在蓝子里挂起来,以备奶奶吃,我总爱偷偷望着馍篮,咽唾沫,实在忍不住时,就偷偷抠一点放在嘴里。记得那时刚分家的大哥找到我妈说:妈,我们吃面条吧!妈妈看了看哥,张张嘴说话,转向我说:小丽,拿上秤,去到你大伯家借些面。"有面条吃啦,我高兴地拿着秤往大娘家走去。"大娘,我妈说让借你家一些面,我站在大娘家门口对正在烧锅的大娘说到。停了好一会儿,大娘才说到,你家上次借的面又吃完了。然后就没动。我站在哪儿象一个要饭的等着别人施舍,终于也没借到面,那次吃没吃到面条,我不记得,我只记当时的场景,四十年了,大娘的话一直在耳边响着。我不怪大娘,那时是真穷,而我家中弟兄姊妹多,让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害怕,我更能想像我爸妈的不易,妈脾气不好,老让我干活,放学回家老让我织布,纺线,铡草,那时我很羡慕朝霞家,回到家没事,自己看看书,家中没那么多亲戚,过年可以炒肉片吃。而我家亲戚多,轮到待客结束时,已没有肉吃。看来我从小就爱吃,人称馋丫头。
爸爸常说,上学吧,啥时上到没地方要我妮!现在想来,夂母不为别的,只为孩子将来过得比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