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泮桂秋老师就“诗歌专题”和同学们一起,共同进行了梳理复习,为我们奉献了一堂异常精彩的语文复习课。课后,在张霞书记主持下,全体初中语文老师围绕“共建学习共同体”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语文组老师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就“学生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介入、干预、点拨、评价”“从学生角度来看,该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
集体探究,集思广益,共学共思考。语文老师们已然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了。
我们的收获:
一、学生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任务单的设计如何体现层次性:
任务单可分为三种任务:
自主任务:学生自学为主,教为基础。
合作任务:问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体现难点,问题不宜过多,1--2个为宜,重要的是问题的设计要有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自主合作。
提升任务:可以是巩固练习,变式应用,阅读拓展。
备注:1、任务单的设计不仅要基于老师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更要基于对学情的分析。
任务单一次性布置明白、清晰,上课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出现。
选哪些材料支撑任务单:
推送内容:专项笔记、知识导图、相关阅读资料、优秀作业等
推送方式:平板、非平板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的介入、干预、点拨和评价
老师的点拨何时、如何介入、干预、点拨、评价?
当小组内成员之间,组际间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时,教师介入、干预点拨。(这是最理想的)
当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大方向出现问题时,教师必须打断介入干预。
单独的组内的知识点难以解决,但其他组也有类似问题时,教师要保留干预。
学生展示时,教师要及时的总结、归纳、点拨、拓展和纠正,这是及时干预。但无论怎么干预一定要记得引领学生回归文本,不忘初心(学习任务和目标)。
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现了问题:听不清要求,没听没明白任务,不知道干什么,学习方式方向不对等,教师要及时介入干预提醒(悄悄干预)。
评价分两种:一种是对学生学习表现和态度的评价,起一个正确引领的作用;一种是教学评一致性中的评价任务,方式有很多:课前预习、当堂检测、拓展阅读(演练)、爬黑板……
教师的点拨作用如何体现?
1、减少碎碎念,管住自己的嘴,只补充学生的发言不要重复。
2、讲难点夯重点。
3、教师在学生讨论地很激烈的时候要耐心倾听。
4、在学生的讨论僵持不下和无效时;当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时;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有了新的生成时;教师的点拨作用就体现了。
5、教师能引领学生进行“为何、如何”深层次地学习,如泮老师的梳理感情思路,这就体现了教师的点拨作用。
三、从学生角度看,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
从形式上有六种,结合构建时机与任务来谈:
1.同桌之间:互查,对讲,互帮
2.四人小组:分三种时机——众人质疑,组长解答;组长释疑,讲解;个人思考后,交流碰撞。
3.相邻小组:自主就近求助
4.发言个体与全班:全班认真倾听,对他人的认可,及时更正,补充,记录。
5.发言个体与老师:师点拨引导,启发生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
6.教师与全班:在生求助时形成共同体;教师在巡视时发现问题,及时参与,引领;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
我们的困惑及解决方式:
一、如何激发学困生开口?
1、任务单的设计由浅入深,学困生主动思考,大胆提问。
2、保护学困生的求知欲。
3、优生带动
4、学困生先说,生生评价。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在哪个节点介入最合适?
1、了解学情分组,学生层次性。
2、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层次性,优生培优。
3、生生、师生、组间共同体。
4、小组长关注组内成员的进度。
5、老师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及时介入。
下一步继续研究的方向:
1、任务单需要呈现几次比较合适?
2、推送资源给学生,能否做到同时适合平板班与非平板班?
3、如何发挥学优生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引领作用?
4、不同风格的老师,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