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最初面对电琴与综合效果器选择时的兴奋,以及十几年后面对爱好与生活的挣扎。我很想和题主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
有时啊,我们纠结的不是琴本身和效果器搭不搭的问题,而是在到了这个年龄后,上有老下有小,面对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各个方面衡量取舍后,能否寻求到自己能接受的折中点。
就在今天,我挑选了很久买的一把新电吉他到了——很巧,就是之前题主用的IBANEZ SA360。
如果说价格,它并没有我在2010年买的韩产 PRS SE CUSTOM 24贵(大概5600元左右);和PRS一起买的,是当时刚出没多久的BOSS ME-25综合效果器。
2010年时,我的想法很简单:综合效果器功能强大,千变万化,而且携带方便。1000多块钱买这个不是赚翻了?而单块我并不了解(现在也不了解),看得眼花缭乱,也不想花那么多钱配置和调试,还不想出门的时候包里塞着一堆单块和连接线——因为我怕麻烦。
我那时的理想,是大G啊,是美豪啊,是ESP啊,是7V啊,但是知道自己拿上琴也弹不出东西,何况要攒钱买房子,怎么可能那么奢侈。
很遗憾,都过去十几年了,这块效果器我就没用过几次。预制的几十种音色我不喜欢,而我嫌它调试复杂,没有耐心一点点弄出自己喜欢的音色——我喜欢什么音色?类似于BEYOND《真的爱你》的吉他音色,我现在也没调试出来,我也没学会弹BEYOND任何一首歌的SOLO。
大约二十年前,我高考结束后,找了一个很山寨的音乐培训班学吉他(名字很霸气,叫“华夏音乐学校”,其实就是在我家门口商业街地下一层租的铺面),本来想学电吉他,然后阴差阳错买了一把电箱,谁叫我以为插电的就叫电吉他呢。老师很无奈地拿了一本张文忠的《民谣吉他经典教程》开始教我。
教材很经典,老师也算尽责——因为他一开始教我的是乐理,从十二平均律开始,到节奏型,到音程,到和弦,这对我后来自学一些东西帮助很大。但我没认真学也没认真练。大概就是能弹教材里的《送别》这首歌的程度,会上C,Am,G,F,Em,E,D,Dm这几个和弦,大横按就别提了。直到现在,我也就勉强能按大横按,多知道几个常见的7和弦和挂留和弦,多会几种节奏型,弹唱也就那样。
那为什么买了电吉他?一方面,我工作了挣钱了,觉得似乎可以把以前没好好学的东西捡起来了,彼时逛“吉他中国”多,常常看得心潮澎湃,热血上头;另一方面,我觉得电吉他很酷,手感比木吉他好,按大横按容易,买来以后我可以化身成“前三品战士”了——对的,我的理由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什么RIFF,什么SOLO,什么音色,什么效果,什么技巧,不存在的。
但很可惜,“前三品战士”的热情我也没持续几天,琴没弹几次就扔一边了,效果器更是成了摆设,啥过载、失真、延迟、混响、和声什么的,我根本不了解。买回电吉他后的三年时间,我弹琴不过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练习更是一塌糊涂,什么都杂糅在一起。张文忠的教材,刘传的教材,乔伊的教材,小林克己的教材等等等等(小林信一的教材我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我书买了一堆,资料下了一堆,没有一本看完的,没有一本认真练的。
除了乔伊的节奏教材我练完了第一册外,第二册压根就没翻过;我看得最多的那本书,叫《中国人电吉他自学教程》,作者是申建、高凯。这两位老师,怎么说呢,一位身材和我差不多,另一位的气质就像乡村结合部理发店里的TONY老师……不过,也就是这本书,让我基本知道什么击勾弦,推弦,滑弦,点弦,闷音之类的技巧,不至于一头雾水。当然,练是不会好好练的,这辈子都不会好好练的。
2013年,我打篮球受了伤,两只手的小指粉碎性骨折了,复位复得不好,后来手指变形没法伸直,加之人也懒,更不会碰琴了。2018年左右,我因为身体和工作原因换上了抑郁症,我母亲觉得我似乎应该分散一下注意力,弹弹琴或许能改善一下,于是把我搁置多年的PRS拿去琴行重新换了弦,调了琴——你以为我又开始弹琴了,音乐治愈了我吗?不,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想做,根本提不起兴趣,琴只是换完弦后扔在琴箱里吃灰了。至于后来病是怎么好的,那就并不多说了。
有两件事,让我重新萌生出弹琴的念头。
一是2020年,我的孩子出生。这三年里,我看着他慢慢长大,慢慢会爬,慢慢说话,从那么一小只长到我腰那么高,天天活蹦乱跳叫我爸爸,每天粘着我找我玩。这似乎给我带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新的动力。我有时也在想啊,臭小子长大后要不要学点特长,学点什么好呢?
我看着堆在角落里的琴箱,效果器,音箱,打击板,贝斯……想的是,万一幼儿园有个啥活动,啥文艺表演的,人家的爹妈赢得满堂彩,到时候你说你爹啥也不会,这不是很丢面儿?况且万一你小子不行,归根结底还得老子上啊。有逼不装如衣锦夜行,为了你小子当家长的也得卷起来啊。
二是有一天我在B站看到了一个用ESP弹《名侦探柯南》主题曲的视频,很燥很金属。这部我喜欢的动漫,我从中学生一直看到成了中年油腻男,呃,柯南小学还没毕业。而这首主题曲是我一直喜欢的曲子,在以前我也无数次畅想着自己用琴弹出这首曲子,那应该很爽吧?我听了不下一百遍后,终于想:那还是干吧!
翻出琴调弦,嗯,五年前换的弦还能用,琴颈也没弯,可能因为我放在琴箱里保护得还好;
BOSS ME-25我是不会用了。实际上我用的是以前在泰国买的一个杂牌的组合式效果器,杂到外包装就一个纸壳子,除了一张我看不懂的保修卡外,连个说明书都没有。花了大概1200还是1500泰铢,也就人民币2、300块钱。调节非常简单直观有限,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用它调出《真的爱你》的音色。想想魔耳的红卡车、黑卡车多少钱?还要啥自行车啊?我要是换效果器,我还要换MOSKY的组合式效果器,而且我还得从PDD买,省钱。
我的音箱也不是什么有名的牌子,老的吉他爱好者可能听过:恐龙(艾立卡)音箱。反正当年买音箱被骗了呗。好处就是皮实耐造,喇叭功率大,至于均衡什么的,能调,我也听不出来啥。
声卡,杂牌,PDD挑便宜的买的,162.8元;耳机,杂牌,PDD挑便宜买的,13元。
你说这几个谁配不起谁?我要换谁?我当然知道用更好的琴,更好的效果器,更好的声卡,更好的音箱,更好的耳机,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练习,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现在这些设备的功能和潜力我都没挖掘清楚,而且,我觉得我能接受这种效果。
为什么要买把SA 360?因为我想体验一下单线圈的声音。我看了法丽达,看了雅马哈,看了SQ,看了GRX40,最后看中了这把SA 360。这是我舍得为体验一个单线圈音色所能愿意掏出的最多的钱——为什么不买SA 460,我嫌贵,不愿意多掏一分钱。
而且我想,臭小子以后上学要花钱,结婚要花钱,买房子要花钱,哪哪都要花钱,当爹的能做出的让步,就是包括但不限于3000以上的琴我坚决不碰,2000以上的音箱我坚决不看,1000以上的效果器我坚决不想。(儿子:爹,单块你咋算?)
能接受,就用着。实在忍不了,就换。但凡因为钱的事情犹豫一下,那就是因为钱不够。
我的吉他、效果器、音箱吃灰吃了十年,它们在角落里默默地等着,等着有一天重新发声或者等着永远沉睡下去。我愿叫他们一声“老朋友”:我这个烂技术,你们不嫌弃——同样,我胸无大志,不思进取,自娱自乐,技术稀烂,毫无毅力,知错不改,也不嫌弃你们。
呃,那个BOSS ME-25除外。
PS:今天,我的MOSKY DC5 效果器到了。和杂牌的RMT-5比起来,过载和推子比较实用。单块不舍得花钱买,综合效果器又懒得调,我就喜欢这种组合式效果器,简单直接粗暴生硬,可以当贝斯效果器用。其实BOSS ME-25和RMT-5我都接过贝斯,没有烧坏器械,声音花样也挺多,只是很少有机会这么用,以后再试试。BOSS ME-25我倒是想接到这两块效果器上,当哇音踏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