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都在热议一部国产新片《我不是药神》,我虽然还没看,但是已经通过各种程度的剧透知道了故事情节。
因为还没看这部受到众多安利的良心国产片,我不能随意评价。但是我确实想到了另一部曾经看过的影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两部影片情节上的些许相似并不是我想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也无意蹭《药神》的热点吸引关注。写这篇文章是依稀记得当时看到男配女装扮相的惊艳和压抑,也想回忆当时看完电影的感叹。
2013年第8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颁给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的马修麦康纳。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也颁给了在该剧表现非常精彩的杰瑞德•莱托。
马修麦康纳在电影里面扮演一名不幸意外感染了HIV病毒的艾滋病患者。剧中的罗恩是个德州牛仔,身材消瘦,各种混日子。马修麦康纳完全靠演技展现出来了罗恩内心深处的变化进程,得知命不久矣的惊讶,怨恨,受到其他牛仔,朋友的疏远,辱骂,以及抱着要活下去的愿望,四处寻医碰壁,始终不放弃的坚持,隐忍。
影片开始不久,医生就确诊他感染艾滋病毒,并且下达了30天死亡通知。在求医问诊的过程中,罗恩从简简单单只为了找到药物,即便是实验用药,只要能够活着就万事大吉,到逐渐理解同性恋艾滋病人朋友的心理和想法,随后开始成立起私人治疗俱乐部,最后到为了抗议药监局和药厂的勾结和不作为而开始挑战权威。可以说麦康纳饰演的罗恩用自己的7年生命,走出了不一样的轨迹。
杰瑞德•莱托在电影里演的是一名有异装癖的患者雷恩。这样一个为了演出效果把体重上调60斤或者下调30斤的演员,对女装表演也是驾轻就熟。坚持自我的异装,变性,哪怕家人不理解,甚至断绝来往。感染艾滋病的无助,脆弱,愿意让步穿回男装去获取对罗恩的帮助,只因为罗恩给了他在其他人那里很难得到的尊严,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孤勇。
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他登台领奖的时候,与剧中的形象判若两人,莱托在镜子前卸掉女装顾影自怜的一幕可能就是征服学院奖评审,为自己拿到最佳男配的一记暴击。
影片涉及到两个争议性的话题,艾滋病和同性恋,而这两个话题又牵涉到同一个词:歧视。对于弱势群体的态度,对于不合理事件的关注恰恰就是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亮点。
男主罗恩玩世不恭混日子,乱交感染了艾滋病,此前把酒言欢的哥们知道了体检结果,转眼路人。他以往和世人一样都对同性恋,艾滋病人抱有敌对态度。但是当他自己也成为了被敌视,漠视的一员,他才倍感痛苦。因此他才能转变观念,和异装癖同性恋雷恩合作,并在雷恩因无药救治死后去医院大闹一场为他出头。
无论在哪个国家,艾滋病都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语。人的天性就有趋利避害的一面,那么在不清楚这一绝症的真实情况下,对这样一种特殊传播的绝症自然是唯恐不及。判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走到什么阶段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看这个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接受程度。
相较而言,同性恋是一个更复杂的话题,和艾滋病不同的是,即使是主流声音对同性恋的看法也不一致,相当多的国家仍然从法律及道义上对此持反对态度。
电影中的男主是艾滋病人,男配是同性恋艾滋病人,他们并不能战胜病毒,但也没有屈服在世俗的歧视压力之下。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艾滋病人,同性恋人能够战胜病魔,却不能抵御世俗的歧视,因为这些难以接受的偏见,压力很可能来自于身边最亲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