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分享会《走出八大误区、轻松提升自律力》真是一记闷棍,把我打得现在还没回过神来。
因为之前分身术的能量太高,我还一直沉浸在其中,反复地思考,如何才能从积极主动地觉察到变成积极主动的人?积极主动的标准是什么?做到怎样才算做到了积极主动?积极主动觉察表要在哪些情况下使用?
昨天因为晚上有自律主题的分享会,下班回家时,自律这两个字突然占满了大脑,反复地思索,我在逃避什么问题?自己在哪个领域最需要做到自律?当发现自己一直在逃避的是自己职场发展的问题,一时间想了很多应对的措施,包括考证啊、找人咨询啊、做课题研究啊,最后发现,想做的都不能解决核心问题,能解决核心问题的一个都不想做。痛苦一下子就涌上来了。为什么自律这条路这么难走?自律的终点在哪里?关于职场发展的终点我看不到一点自己想要的奖励,可过程却如此艰辛,我又何必呢?我干吗要积极主动地去改变?先维持原样、有问题再解决不也挺好的?小我为了防止我在痛苦中崩溃,终于用把头埋在沙子里的方法结束了这次难得的自我探索之旅。
正是因为很把自律当回事,所以痛苦也来的猛一点。我都已经差点把自律当作元习惯来养成了,晚上老大的课突然说,这些全都不对!自律非但不是元习惯,而且还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
这让我迟迟无法接受!上午我跟听课的小伙伴一起讨论了一下,发现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就是对自律的认知有了很大的颠覆。对于积极主动六大元规范我一开始没当回事,结果海比特和分身术把我秒到坑里了,对于自律我想得这么周全、这么高大上,居然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
老大的定义
自律是一种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成为快乐的能力。
我觉得可以加一点
自律是一种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想法变为行为、把痛苦转化成为快乐的能力。
不过也许这样太长、太绕口了,也就算了。
今天在浏览分身术训练营优秀学员们的回顾时,突然发现一个案例,居然有FACT的影子!来自石雨鑫老师的一篇博客《“转念”——打开情绪的枷锁》
雨鑫老师记录了她的一次自我觉察,以及就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咨询萧秋水老师时得到的解答。我现在有个习惯,很留意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套路,每次看到好的案例都会记录下来。我一琢磨,萧秋水老师果然是高手。我留意到“直视自己能力的不足”和“澄清”,这不就是“承担现实”吗?“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抗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不就是承担责任吗?“在年底前死磕自己、拿出10堂课”不就是“承诺改变”吗?
老大说,这叫“指标激励法”,是教练技术中一种非常高级的方法。萧秋水老师,先是用自己多年的行业咨询经验,犀利地指出咨询者的问题,帮助他们认清现实,再用指标激励的方法,帮助他们看到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引导他们承担责任、作出承诺、采取行动。这里的每一步我都看到理性我和小我较量的过程,一个理性我如何战胜小我、占取上风、采取主导的过程,让我看得十分过瘾,同时既真切地感觉到了小我挣扎的痛苦,也感受到了一旦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以后,那种焦虑和犹豫一扫而空、小我感受到快乐的爽快感。
看到这里我才承认,自律用来对付焦虑和压力、解决短期矛盾问题确实有用!自律也是连接想法/念头/情绪与行动的关键,很多人想了很多,就是做不了,除了是想法本身的问题以外,很多还是在最后落实关头,少了一点自律,先去满足小我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好在老大有五步法、有工具来帮助我们把每一步落实。
我突然理解老大的套路了。这林林总总的训练营,就是老大在很多领域帮助我们进行的刻意训练,而刻意训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一次性自动完成、要分步骤、逐项、反复训练。用从无数答疑中积累的经验、用对人类行为本质的深刻理解、用对专业著作中相关理论的提炼,帮助我们分步走、帮助我们刻意到每一个环节、连表格工具都帮我们设计好了。我开始有点懂张诗颖到底研发的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