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我的理解】本章孔子以水、山喻知者(智者)、仁者,第一句话开宗明义,第二句、第三句都是在结合水、山的特点展开叙述。水无常形,顺势而动。青山不改,万古长存。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滔滔江水拍山而去,可拟人之乐。智者能洞察事理,掌握天道人事之规律,其为人处事,必能像流水一般,顺势(尊重客观规律)而动,心无挂碍必能常乐,所以说知者乐。山立人间,树木茂盛,百兽生灵赖以生存,“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虽世殊事异,而山体不改。仁者爱人,利万物如山之滋养,所以说仁者寿。有的注家说这里的“寿”是指实际寿命,仁者爱人,不贪利,不纵欲——用今天的话说,生活如此自律,理论上确实能够活得更久些。这一说固有所据,但我更愿采取浪漫主义的解释,仁者能寿,不仅指活得久,还指仁者之德不朽。这一章阐述智者、仁者的特点,而非对智、仁有所褒贬。
【言语意旨】孔子以水、山为喻,既讲智、仁之体(即动、静),也讲智、仁之用(即乐、寿),用能够落实的措施和带来的效用,教导人做一个智者、仁者。
【知行合一】古人没有今天发达的科学来解释自然力量,也没有力量像今人一样“改造”自然,因而更能尊重自然本身。古代哲学常常强调悟自然之理、循自然之道(虽然古之自然与今天说的“大自然”有所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却极少见改造自然的说法。本章即是以自然造物喻人。人类历经了无数次启蒙、无数次牺牲,终于在自然之中、在宗教之下,建立起人之为人的尊严,将人性解放,进一步释放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却也利弊参半。人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异化。人成为了工具,也损伤了心性。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历史的螺旋上升,然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这种趋势作一个反思,通过教育重新唤回人性的尊严与光辉。这就要求教育者既智且仁。智是把握客观规律,行动符合客观规律。仁者爱人,仁是不纵欲,不贪利,爱自己,爱人类。
儿童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教育思想史上,自然主义的极端当属卢梭。他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创造的爱弥儿可说是自然教育的成果。作为一个智慧的教育者,既要洞察儿童发展之自然规律,也要适时以教育促发展。如同水往低处流,而人力能南水北调。
作为一个仁道的教育者还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教师当如山滋养万物一般滋养学生,创造环境,提供活动经验,从中使学生的社会性得以发展,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爱自己,爱人类。
智慧的教师能从课堂教学获得快乐,黄爱华的智慧课堂就是很好的示例。仁道的教师能够成为真正的“师范”而不朽,远的如孔子,近的如陶行知。我们是一线教师,不妨就从教育教学现场做起,如同李政涛教授提出的现场学习力,我们要从自己每天的教学现场,同行教师的教学现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日常教研活动现场以及各种培训、讲座现场,不断学习反思,成为一个智、仁双全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