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昨天那么灿烂的阳光,似乎知道今天是清明,特意躲了起来。而雨水也应景似的稀稀落落地下了起来,然而最终还是像和太阳商量好了似的,以春阳来抚慰清明路上的行人。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去给公公扫墓。本来以为疫情的原因,陵园不允许扫墓。没想到人还挺多。车都没地方停,很多人就停在了路边。陵园里有很多工作人员在组织大家扫码,人人都戴着口罩,若不是很熟悉的人,是认不出彼此的。
时间过得太快了,公公走了已经五年了,这五年,变化很大,就连陵园的管理也是如此。最初是允许带香纸蜡烛祭拜的,后来只允许在指定香炉焚烧,而今年是全面禁止焚烧。这样一步步规范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中国几千年的祭祖传统方式如果一下子废除,很多人难以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
陵园门口摆满了鲜花,2元一支,价格也不贵,我们买了一束黄菊花,加上我们带的一瓶白酒,来到公公墓前。公公的笑容就定格在墓碑上。我把鲜花放在碑前,用鲜花祭拜多好,好看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不远处,有一个中年女子,一个人坐在一个墓碑前,边哭边诉说着什么。她的亲人可能走了没有多久,她难以接受,也可能她的亲人走了很久了,她遇到伤心的事情了,想要和已经长眠的亲人诉说。不管是哪一种,她哀哀的哭诉让空气中多了一层伤感。
希望时间可以疗愈那个哭泣的女子,怀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其放在心里,微笑着面对生活,告慰已经逝去的亲人。
对于公公,我们在尽孝方面是没有什么遗憾的,我们结婚后一直在身边照顾老人,老人住院期间,我和孩爸更是轮流24小时照顾。没让老人孤独。
当时有一个不太明事理的人居然说我一个儿媳妇照顾公公太不方便,换了她会觉得尴尬受不了。我当时挺生气,和她理论,我愤愤地反驳她,那样的时候,我只把公公当病人看,哪有你这么多想法!都像你这样,那医生都不要工作了。后来我冷静下来后,觉得何必和她生气呢,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思考问题,谁也说服不了谁,何必给自己找气呢?
虽说我们都尽孝了,但想起公公年轻时离开家,直到去世也没能和他远在黑龙江的兄弟姐妹相见,也是一份遗憾啊!不知道他的兄弟姐妹可曾惦念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