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与宝玉是姨表亲,管王熙凤的父亲叫舅舅,宝钗和王熙凤是姑表亲。
薛家是皇商,无人做官,地位比较低,薛父早亡,仅靠薛姨妈支撑,其中艰辛也不是外人能明白的。因宝钗要进京选秀,所以举家投靠了王夫人来,在贾府住了好几年。
但其实薛家在京中是有房舍买卖的,之所以借住贾家,我想薛姨妈也是不得已厚着脸皮做的打算。薛家家底虽厚些,但因没有主事之人,也只能坐吃山空了。
薛蟠是个混世魔王,根本接管不了薛家产业,来京路上还因抢英莲打死了人,如果住在自己家,薛蟠无人管束,早晚有一天会闹出天大祸事。
住在贾家,实在是想让出了名的严父—贾政,多管教一下薛蟠,可寄希望于外人终究是不可靠的,何况贾政与王夫人之间早没了感情,贾政是不会分出一分心力在薛家人身上的。最终薛蟠还是惹上了人命官司,锒铛入狱。
宝钗身在如此家庭,早早地就懂了事,替母亲打点家事分忧,她曾和黛玉说起过,我虽然有母亲,哥哥,但处境也不比你好到哪里去,这话细分析起来也果真如是。
父亲早亡,哥哥不成事,家里需要能顶门立户的人,宝钗早早收了小女孩的心思,失了女儿的天性,不爱花粉,不喜妆扮,倒想像男人一样为家人遮风挡雨。
宝钗乖巧地令人心疼,她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需求,别人需要什么她就去做什么,哪有什么满腹心机,不过是力求天下太平的讨好型人格罢了。
01金钏儿跳井,宝钗宽慰王夫人
因王夫人辱骂,金钏儿跳井死了,王夫人心里不安,她一向是吃斋念佛的人,因自己气急要了小姑娘一条命,也许是有些愧悔的吧,一个人坐屋里抹眼泪。
宝钗听说此事,来看王夫人,见王夫人心里难受,她便说:许是她贪玩,失脚落入井中的,并不与姨妈相干。
王夫人之所以听了她的话解开了心结,实际上是宝钗是不在当场的局外人的代表,她既如此说了,想必其他人也都是如此想的。只要此事没有影响到自己这个当家主母的名声,也就心安了。
宝钗是极现实的人,理智告诉她,没必要去追究一个死去的丫头缘何死了,况且她根本不知原委,王夫人并没有对她讲实情,她心里自然是向着王夫人的。
世人便觉宝钗冷口冷心,活生生一条人命,在她口中就像丢了件不值钱的东西一样无关痛痒。以“人死为大”为由,急着给宝钗定罪未免太武断了。
宝钗之所以有如此反应,是因为她根本没有自我,她是忠实的封建卫道士,在她眼里,丫头本就没有地位,做了错事,主人责骂几句便去寻死,只能怪自己气性大,想不开,不值得同情。
02滴翠亭听心事,“嫁祸”林黛玉
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吐漏心事时,无意被一路追蝶至此的宝钗撞见,宝钗随即说道:颦儿,我看你往哪儿躲,好啊,你们是不是把林姑娘藏起来了?
这样以来,就制造了她刚刚赶到这里,而林姑娘已潜伏已久的假象,小红急得直哭:了不得了,林姑娘全听了去了。
亲林党便觉得宝钗坏透了,自己听了不该听的,让林妹妹背锅。
小红和坠儿说的实在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于宝钗来讲根本没有任何价值,之所以制造一个捉迷藏的假象是为了破解尴尬,她无意听到别人的悄悄话,而且这些话她未必想知道。
就像我们生活里无意间撞破别人的小秘密,是不是也都要找个借口化解一下尴尬,而且替我们顶缸的一般都是我们比较亲密的人,这不能叫做心机,我反倒觉得宝钗反应挺快的,这是她鲜少呈现出来的活泼调皮,挺难得的。
王熙凤也曾拿林妹妹挡过枪,可我们知道王熙凤与林黛玉比和薛宝钗还显亲厚。所以这件事不能说明宝钗陷害黛玉,只是想到了谁就说了。
03诉肺腑,解除误会结“金兰”
打从宝钗进贾府第一天起,黛玉就有了危机感,因为宝钗是第二个外来久住的姐妹,且生的如此端庄美丽,让她不得不担心宝玉会喜欢上宝钗。
其实宝钗早看出来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她无意介入,也一直在努力澄清。有一次下雪天“双玉”前后脚都去看了宝钗,黛玉吃醋了,说了许多含沙射影的话,宝钗都没有与她计较,还宠溺地捏黛玉的脸说:颦儿这张嘴呀,真真让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
其实作为长期寄人篱下的两个人,宝钗是想多给黛玉一些温暖的,像大姐姐一样关照引导黛玉。
在刘姥姥逛大观园时,黛玉当着众人的面行令,很多都是牡丹亭里头的话,细心的宝钗记下了,过了几天去提醒黛玉这些话万不能再在长辈面前提起了。
长辈们只希望他们读四书五经,中庸大学之类的正经书,像牡丹亭,西厢记这样的言情小说在长辈眼里都是淫词艳赋,碰不得的坏东西,宝玉曾让茗烟儿从外头弄了好些这样的言情小说,都是裹得严严实实偷偷摸摸带进来的,不敢过名路。
黛玉就是从这一次对宝钗全然放下戒备,承认一直以来是自己错怪了宝钗。二人从此来往走动多了起来,连宝玉都开玩笑问黛玉:我且问你,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你和宝姐姐何时成了好姐妹的?)
后来,宝钗看黛玉身体越来越差,还让自己的丫头每日送炖好的冰糖燕窝调理身体,有人说宝钗在燕窝里放洋糖等于是下毒,我只能说有时候我们将人心想的太坏了,宝钗不至于做这么龌龊的事,即便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04错嫁宝玉,一生凄惶
因家族利益,王夫人决定让宝玉娶宝钗,宝钗早知道宝玉不喜金玉良缘之说,他心里只有黛玉一人。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也只是听命的可怜人。
宝钗喜欢宝玉吗?怕不见得,宝钗和宝玉可以说是三观不同,宝玉最不喜官场之人,从未想过考取功名在朝为官,而宝钗喜欢有家国抱负的有志青年,她觉得男人就应该为国出力,为官做宰。
这无关对错,一个见多了为官之人的卑躬屈膝,一个太过于固执于忠孝之义。
婚礼上,宝钗看到宝玉失魂落魄也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毕竟这一场婚礼让所有人都高兴了,她甚至觉得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我相信,如果她生于朝代鼎盛时期,即使没有爱情她也会很满足,自古以来,女子不都是这么嫁人生子,再相夫教子的吗?成千上万的女人走过的老路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宝玉流浪到袭人家里时,当晚蒋玉函就套车去接被卖到附近的宝钗,赶回来时却不见了宝玉。宝钗顿时明白宝玉这次是真的“悟”了,心里再也没有了往日放在心坎里的姐姐妹妹,其实早该明白,各人有各人的命罢了,他救不了任何人。
宝钗此后必定是荆钗布衣,彷徨度日。红楼梦十二钗,死的,嫁的,出家的,总归有个了断,着落,可宝钗却是今日不知明日事,时晴时雨一人捱,叹叹!
宝钗是典型的圆滑世故,顺应时代潮流的人,她是主流思想的绝对拥护者,没有丝毫怀疑和批判,所以她的命运是时代决定的,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宝钗信奉的旧思想让她前半生平安富贵也让她后半生漂泊无依。
作者:竹林柴扉,一个坚信有梦就有远方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