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中《5分钟商学院》专栏笔记。刘润,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之一。
01 概念
鸡蛋理论,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
鸡蛋理论也叫宜家效应,因为宜家一般提供半成品家具,顾客可以自己组装,有很多顾客热衷于自己做。
在百度上搜索鸡蛋理论找不到,但是可以找到宜家效应。
关于这个理论出现了三个人。
第一个是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上世纪50年代某家食品公司的蛋糕粉无论怎么改进都卖不好,欧内斯特发现是因为这种蛋糕粉是因为配方太齐了了,家庭主妇们失去了自己动手的乐趣。于是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给家庭主妇们提供了发挥的空间,销量获得了增长。所以,这个想法就被称为鸡蛋理论。
第二个还是美国的,一个叫桑德拉的大婶。在鸡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70/30法则”。就是成品中有30%需要顾客自己来参与完成是最优的选择。
第三个还是美国人(没办法),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他总结说,我们队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事物本身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评价。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对于鸡蛋理论的运用,刘润提出了两个建议:
让用户有参与感。给用户的感觉是最后的结果我也出了一份力,典型的案例是小米。
让用户付出劳动。可以参考桑德拉大神的法则,留下来30%的工作量给用户自己来完成。
02 分析
为什么会有鸡蛋理论这种行为?刚开始我想到的是李笑来说过的,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都有过高的估计,延伸之,对于自己劳动的价值可能也有过高的估计,所以参与了产品的过程会把产品的价值提高。这个观点在评论中也有。
但是在刚才把整个概念再次输入的过程中,我又想到一种可能,包括成就感、占有的欲望的满足和体验。作为自己参与的一件满意的产品,这带个用户心理上应该有一种成就感。如同本次课程的标题,为什么妈妈喜欢晒娃?因为妈妈对这个作品感觉很有成就,拥有成就后的反应,很多人就是炫耀。比如我自己,有时候会自己炒两个菜之类的,做好了吃起来就香,也许味道没那么好,但是成就感非常足,还要拍照晒朋友圈等着大家点赞。
占有欲望的满足是因为产品中有你的痕迹,或者劳动、或者精力、或者想法等等,这就造成了这件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别,这是独一无二的,完全印上了你的标记,你可以完全占有。
体验是参与过程的一种直观感受,现在流行的是体验经济,我猜想如果能够去体验产品生产的过程、看着一个半成品慢慢的变成成品,这种体验应该能够让用户对产品有了一些特殊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估价自然比按材料成本估价要多得多。当然这也是个人推测的。
不过在这个概念里我还是有两个想说的地方。
第一个是对美国人或者西方人这种孜孜不倦的数量化探索精神非常的敬佩,居然能够度量出来70/30法则,偏偏是用户参与30%的量是恰到好处的。这个我有点不以为然,比如小米的案例,MIUI能够参与一点就不错了,还要30%,那就可以是小米的工程师了。这个法则我在百度中也没搜索到,我会谨慎相信的。
第二个是这个理论使用时也应该注意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脱离这两条的运用就是耍流氓。我累的半死跑到面馆里吃面,结果你给我半成品的面,告诉我自己煮、自己放调料,我相信我再也不来了。给用户的部分工作量,要考虑到技术难度、用户喜好等方面,如果用户技术能力无法完成或者用户根本就是希望得到一个成品,就不要再落实鸡蛋理论了。
03 收获
鸡蛋理论应用的地方比较多,在评论区里我看到几个可以日常运用的。
应用到亲子教育中。小朋友如果不喜欢吃饭或者吃菜,可以在做菜、做饭的过程中,让小朋友参与过来,比如帮助拿菜、洗菜、放调料、自己盛饭等等,自己参与了吃饭的积极性会更高。还真有一次我让我女儿帮助了一点小忙,那次她吃的就特别香。
应用到上级沟通中。有种说法叫管理你的上级,其中一点就是如何能够促进上级支持你的想法。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讨论,逐步让上级说出你的想法,这时这个想法就是上级的了。具体操作自己慎重考虑,不要偷鸡不成。
应用到人际交往中。这个是刘润评论中提到的,可以参考。他说你帮助一个人,你会更喜欢他。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可以想办法让他帮你一个小忙。你看,通过帮助这个行为能够潜意识里改进一个人对另一人的印象。
上面是我看到的比较有触动的,其他的如果是从事商业的可以多思考,比如家装、保险等这些行业,如何发动用户积极性参与方案设计和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