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会歌
刚刚认真阅读了一位朋友的一篇文章――《品出文本个性,教出与众不同——观摩省级赛课》,感慨万千!
说是朋友,其实并不太熟,是前一段在灵宝市参加省优质课大赛观摩会时认识的一位陈姐老师,陈姐。她是灵宝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兼教科研主任,总是上完早读再匆匆骑电车赶过来听课,特敬业。每听完一节课,她就主动跟我们议课,特专业。她还夸我写的听课反思挺好的,说自己也要尝试着写。真的,她下载了《简书》,坚持写了,今天已经写了5000多字。短短的半个月,不可思议,而且还带领他们的小伙伴开创了公众号,让人佩服。为您点赞!陈姐――
陈姐的文中这样写到:“汪曾琪是一个非常善于描摹的作家,贾平凹评价他是一文狐,千年老怪成了精。选材小视角,语言淡而有味。昆明的雨又是作者老态龙钟而难以忘怀的青春足迹……
以标来施教。本文两个目标之一――理解学习汪曾祺散文的特点。这个目标设计的好,体现了文本的个性,也才能教出与众不同。首先让同学了解作者背景,然后默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景不是大人物大事件而是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的凡人小事,从而引出汪曾祺散文选材的小视角。汪曾祺善于发现凡人小事的美和情趣。……”
是啊!《昆明的雨》一文我不大熟悉,但汪曾祺的另一篇文章《端午的鸭蛋》我很熟悉。看过省优质课李静老师的《端午的鸭蛋》优质课光盘,听过省教育专家苏广宇老师讲的《端午的鸭蛋》,自己也讲过好几次《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是由汪曾祺所写的散文,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其中有这样一段: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段文字说家乡鸭蛋的知名度,轻松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
细细读来,“不大高兴”、“那穷地方”这是作者故意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谁不喜欢有人夸自己家乡呢?“就出鸭蛋似的”,从一个“就”字中,饱含着对自己家乡的那种特别深情,暗含着自己家乡除了鸭蛋,还有其它更多的值得骄傲的东西,比如:人美纯、情真、景美……“不过”一词,笔锋轻轻一转,开始引以为豪地赞起“高邮鸭蛋”,“确实是好”,――名符其实。接着又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拿“其它地方的鸭蛋”和“家乡的鸭蛋”相比,“完全不能相比!”一种以家乡引以为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个小小的感叹号又蕴含着多少的耐人寻味啊!然后继续铺垫,引用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实在瞧不上”。然后就不再说了,点到为止,留下的让读者去想像。“瞧不上”,瞧不上的难道仅仅是其它地方的咸鸭蛋吗?恐怕还有异乡吧!再次强调最不能使作者忘怀的是高邮鸭蛋,是家乡,是纯朴的乡音、乡情,读出的更多的是寄居异乡的汪老寂寥、思乡、悠远的味道。自然味、地方味、民俗味、人情味……这恰恰体现了汪曾祺的散文淡而有味的特点。
陈姐文中这样写到: “以读来解味。灵活多变地指导学生朗读,进一步有效去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昆明雨是明亮的丰满的动情的”让学生利用停顿读出动情,如“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让学读出重音和语气品味道之美。“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让学生放慢语速读出不可方比的味道。“这东西这么好吃?!”采用语调转换读出惊喜的味道。“房东和养女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摆着满满的缅桂花,让我的心软软的”重读慢读出读“时常、满满的、软软的” 品出母女二人的善良,读出感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有感悟,有生发,妙趣横生,在品读来感受语言的情味。”
《端午的鸭蛋》一文中这样描述“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几句一“扎”,一“冒”,一连串的动词,写的得生动形象,写得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随着学生读等“吱”的一声,不仅听到了声音,也仿佛看到冒出来的那浓浓的红油,形、声、色、味俱全,不禁让人垂涎三尺。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就是“大家”的风范。
是的,汪曾祺的散文充溢着“中国味儿”。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这是他艺术追求的方向,也是他散文的灵魂。
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
其实,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平淡而有味,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也是对故乡高邮的鸭蛋赞美。
最后化用汪国真的名言结束全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文字便难忘,文字有一种神奇: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2017.11.18写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