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散记随笔)
一、出口
我们做事要给自己留出口。
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现在想来: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故事,还是真实发生过的史实?
冬天的柴火炉边,会先爷爷带着厚实的棉帽,被柴火熏得又黑又潮红的脸上,布满了千沟万壑的皱纹。他晃着他长长的旱烟杆,悠悠的吐出烟卷,然后,他抑扬顿挫的声音,就在娃娃们扬起的小脑袋上方传播开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修秘宫的时候,譬如修陵墓,那些慧心独具的匠人,都会在工程正在进展的时间段内,想法给自己和同伴留秘密出口。以免大功告成后,启动工程者突然封死所有出口,而把大家都活mai在里面。然后,一旦tao出秘宫,隐姓埋名度余生。”
这个故事,很多年以来,每到处境危急的时刻,我就不由自主想起它。仅管当年讲故事的会先爷爷,早就过世多年,长眠于地下了。
二、人各有志,理念有别。
当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的时候,你是否该明白?对于我们短暂的生命而言: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为了追逐财富而误入歧途。
三、生存根基
其实,只要不懒惰,不痴、呆、傻、乡村不苦,有土地,土地可以养人。
真正苦的是城里的无业人口,他她们没有了生存的根基。而为了续命,一切生存资料都得从交易而来,没有了基本的生存根基,又拿什么去交易换取生存资料呢?而就业,基本都是有门槛的。从商,则风险自负。
于是,为了续命,各种套路来了。
“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你以为这只是随便说说的吗?这随便说说就能朗朗上口的,有时候,其实就是真正的社会现象。
四、年关
过大年喽!
今年的年关明显与往年不一样。今天农历是腊月二十五,菜市场溜一圈后,发现这个市场的很多小商贩已经停止营业了。
具体的信息则是这条街上的一家卖食材干货的老板给出的:“好多人都回家过年去了,在这里做生意的人,有些人都好几年没有回家了。去年的这个时候,都大年二十八、九了,我店铺前面还是人挤人买年货的场面。”
“你看今年这个时候,才腊月二十五,我店铺前面都几乎看不到什么顾客来往了,都回家过年去了。”
“就只有些本地人,本地人舍不得吃……”
“我也甩货了,这些坚果优惠给你,卖完我也要回家过年了……”。
店老板还真的甩货了,坚果以前的标价牌还在,价格差还真的挺大的。这干果贵,估计年前卖不出去,年后可能就更难卖了吧?
干货店老板的话里:好像也听出了弦外音,有人可能真的好多年没有回家了,很想家了吧!小编自己还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本地人舍不得吃……”,本地人已经没有tu地了,如果没有好的工作,大瘟疫下的这两三年来,他她们必定也经历了房屋空着,收不到租金的窘境。
原来出租婆也不是稳稳的宝座,一旦有一天房屋租不出去了,生活就没有着落,没有安全感了。城里的开支那么大,处处要花钱,又哪里敢胡吃海塞呢?
这么条分缕析下来,忽然发现了廖误。以前那个阿谁说城里怎么怎么好?也许, 从底层逻辑上来说:确实也有好的一面,资源更集中,可以统筹调配,也更容易互助。
但同时,它也存在弊端。所有资源覆盖不到的人群,都回被打回原形,甚至比呆在农村更苦累。除了形体累,还有心累。
城市外包出去的活计,基本是城市土著不愿意干的活:脏、累、钱还少,由乡里人来接龙。
跻身城市新贵,又哪里有那么容易呢?城市新贵,基本是职能人员和高知派,他们都是等着别人来服务的。
千军万马进城,安家落户,是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但老家,乡村的记忆,是一种特定的情怀。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