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实现区域内年温室气体净总量持续降低并逐步趋近于零,我们称之为近零碳。近日,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今年年会是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后的第一届年会,经初步核算,本届年会实现了碳中和、近零碳的办会目标。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成果,获得了国内首个由德国能源署颁发的“零碳运营区域认证”,被纳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和国家能源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已实现近零碳运行。
碳中和是全人类的一场绿色化工业革命、减碳化能源革命、生态化科技革命,将给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深刻变革,是实现人类能源利用与地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实践。碳中和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提升GDP增速,增加全人类的福祉指数。加速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转型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要素。此次亚洲论坛碳中和办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发,具体如下:
在绿色能源供应上做“加法”
在博鳌,风、光、热等资源是近零碳示范区创建的最大优势。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最大化利用当地的风、光、热资源,光储充电站、一地两用农光互补……晒着日光浴、吹着海风就能完成今年年会的“绿电”供应。示范区完成了新闻中心围护结构性能改造提升、设备设施性能改造提升、智慧化性能改造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4个方面16项的改造,运用屋面太阳能光伏板、外墙光伏百叶、光伏地砖、花朵风机等进行光能、风能发电,可直接对建筑内各类设备供电,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光储直柔系统进行储能,新闻中心全年耗电约55万度,通过改造后的“光储直柔”系统年发电量约77万度,电量还有盈余,实现“零能耗”。
在能源排放上做“减法”。
博鳌东屿岛高温、高湿、高盐,示范区开建之前,东屿岛上建筑已建成20多年,设备设施陈旧,必须进行绿色化改造。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即保证了与原有建筑的风貌相协调,又保持好了区域特色,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在改造前,酒店大堂南北侧均为封闭的玻璃幕墙,常年通过制冷系统维持室内温度,能耗不低。这次改造,设计方结合热带气候特征,将整片幕墙分成了三段。上面是电动开启扇,在非供冷季节,根据气象站数据电动开启,烟囱效应会带走室内热空气;下面是手动开启门窗,在过渡季节敞开,产生穿过大堂的对流风,降低供冷耗能;中间部分则是固定幕墙,南侧日照时间长,在内侧增加遮阳格栅,提升遮阳效果,减少空调系统用能强度。配套雨水调蓄设施,将排水变为储水;岛上所修道路两侧留白用碎石填补,固废利用;通过小型设备,实现每天9吨的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在东屿岛,不少巧妙的降碳举措让人眼前一亮。去年岛上的新能源车只有小轿车,今年会场的大巴和中巴车也都换成了新能源车。会议用品中,可再生材料的比例连年上升。不仅仅是在“开源”方面,在“节流方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同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保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