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就被这个书名所吸引。人人都希望自己心想事成,拥有美满的人生。本书的作者是艾斯特﹒希克斯和杰瑞﹒希克斯夫妇。他们是吸引力法则最正宗的宣讲人。这本《吸引力法则》一上市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2名,光在美国销售就超过了150万册。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过来的;心中所想,终能变成现实。这就是吸引力法则。这个法则决定宇宙的完整秩序、决定你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以及生活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所有事物,包括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是在吸引力法则的作用下来到你的身边。学会吸引力法则,会为你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又意料之中的转变。实践本书,运动它,你将可以改变一切!你将会拥有任何你所渴望的事物,达成你想要达成的愿望,成就你的美好人生。
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作者通往亚伯拉罕经历之路。作者从宗教团体到显灵板,从思考致富到赛思论,都没有为人生中的难题寻找出答案,最后通过冥想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导师——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告诉他三条永恒的万能法则:1.吸引力法则——相似的事物互相吸引。2.有意创造的科学——只要是我留意的事物,在我的信念或者期望作用下都会成为现实。3.接纳的艺术——我展示自身的本来面貌,也愿意接纳所有其他人展现出各自的本色。理解了这三条强大的万能法则,并有意地运用它们,你就能随心所欲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
第二部分的介绍吸引力法则。相似的事物互相吸引,为了便于理解,你可以把自己视为一个磁体。你对事物思考和对事物本质的感受,都会使你吸引它们。因此,如果你感觉肥胖,你就不能吸引苗条,如果你感觉贫穷,你就无法吸引财富,如此等等。留意便是邀请。只要你心中留意的事物,都在接受你的主动邀请,开始融入你的生活。因此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关注积极的事情。无论何时,只要发现自己有消极情绪,尽量将你的想法缓缓投向你想要的生活经历。然后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
第三部分讲述有意创造的科学。我通过留意而邀请它。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邀请而来的,你并非有意邀请、吸引那些不想要的事物,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你主动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对你想要的事物更关注一些,对你的目标更明确一些,同时对你的情绪感受更敏感一些。从本质上讲,这三者的结合就是就是有意创造过程的全部内容。只要你积极关注任何想要的事物,你就能吸引任何想要的事物。如果你关注想要事物的缺失状态,你将吸引更多的缺失。如果你注意自己的情绪感受,你能知道自己正在关注愿望的实现还是关注愿望的落空——因为当你想起渴望的事物时,你会感觉良好;而当你想起愿望的落空时,你会感觉糟糕。
第四部分讲述接纳的艺术。我展示自己的本来面貌,并且对此很满意,快乐的接纳自己。而你也在展现自己的本来面貌,它可能与我的本来面貌有所不同,但它仍然是很好的……来到这个现实世界,并不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奉行我所认为的“真理”。如果你不愿接纳别人的成长,你也会感觉及其糟糕。接纳的艺术认为,我正在展现自身的本来面貌,我也愿意接纳所有其他事物展现各自本色,这条法则将带你走向完整的自由。
第五部分讲述阶段计划。吸引力法则,有意创造的科学和接纳的艺术再加上阶段计划过程,共同组成了一道完整的秘方,揭示了创造事物的一般规律。阶段计划就是针对当前真实想要的事物进行有意确认的过程。首先要明确的自己的目标,将我的时间分成有目标的阶段。然后进行阶段计划。阶段计划的要点就是一直吸引你想要的事物。你不会再进行不知不觉的创造,也不会再吸引不想要的事物。
读了这本书的感受是:成事靠得是感觉,而不是念头。我们之所以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靠得不是硬把事情凑在一起,也不是控制自己心灵的力量,而是靠心里的感觉。要成事就得先用感觉把自己的愿望化为真实。当我们感到意兴高昂,充满喜悦与感激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便会发出高频震波,而高频震波只能吸引到好的东西,也就是说,高频震波只能吸引到我们发出的高频震波相称的高频波——物以类聚。“想要”的感觉让我们快乐,所以唯一跟“想要”相称的,就是想要追求喜悦的原始意图。我们总不可能指望自己想着“不想要”的东西,然后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吧。记住,你需要某物的需求,是源自恐惧。你想要某物的想要,是源自兴奋。需求与想要振波有天壤之别。你唯一该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快乐起来,就是这样!其余的,宇宙自然会有所安排。你的愿望要多久才能实现,跟你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注意力从不悦的目标挪开,全神贯注在自己想要的目标上,具有直接关系。
吸引力法则让我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如何实现想要的东西的,并且在想要—>得到的过程中学会感恩、感受得到的喜悦,更让我了解到,你生命周遭一切的事物,包括那些你讨厌的事物都是你自己招引来的,如果你能理解这个概念,那么你的生活将会有很大的改变。当你知道什么是你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必须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想要什么东西上,并且努力去做,这样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