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大骁将,是从被世代尊崇的“武成王庙六十四将”的“十哲”中挑选出来的勇猛战将。自唐肃宗上元元年,追封西周开国名臣姜尚为武成王,诏令京城及各州皆设太公庙,并以七十二位历朝名臣名将配享姜尚左右。后经历代君王增删剩六十四位,史称“武成王庙六十四将”,或曰“古今六十四名将”。在这六十四位名将之中,“十哲”地位仅次姜尚,而在“十哲”中有五大骁将,它们被历代君王崇拜,为中华骁将中的佼佼者。在这五大骁将中,有两位死后举行国葬,一位皇帝亲自送葬,有三位死于非命,其中两位被冤杀,一位被乱箭射死,一位曾被请出武庙。
第五位: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骁将、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善于用兵,长于谋略,为唐朝开国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开疆拓土功高盖世。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病重,李世民亲至榻前慰问,流泪痛哭。李靖死后,李世民赐以国葬,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墓形状如同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积石二山形状,“以旌殊绩”。因李靖战功显赫,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后来演化为“托塔李天王”。
第四位:李勣(594年-669年),唐初骁将,英国公,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李渊赐其姓李,李世民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早年随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唐朝开疆拓土主将,灭高句丽功勋卓著,又败突厥、薛延陀,使疆域西达中亚,东抵朝鲜半岛,大唐成为“天朝上国”,唐皇帝被尊为“天可汗”,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被朝廷倚之为长城。669年去世,李治亲自为他举办丧事,下葬当天,李治到未央古城登楼送葬,望灵车痛哭,并命百官送到旧城西北,所筑坟墓形同阴山、铁山及乌德革建山,用以表彰他击败突厥、薛延陀之功。
第三位:韩信(?-前196),西汉开国大将,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官拜楚王、上大将军,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年轻时曾受“胯下之辱”,流浪街头讨饭,险些饿死河边,幸得一洗衣老妇相救,每日给他饭吃,才使他保全性命。后结伴投入义军,不被重用改刘邦,仍不被重用逃走险被杀,经萧何举荐拜为大将,成为刘邦三军统帅。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为“汉初三杰”之一,西汉第一名将,著有兵法三篇。刘邦病重后,吕后掌权,因有人诬其谋反,吕后和萧何设计将其杀害,后人用“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总结其一生。
第二位:白起(?-前257年),秦国第一骁将,战国第一名将,秦国统一六国的奠基人,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秦国郿县(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军事家。从一小兵干起,凭着勇猛,屡立战功,步步高升成为秦国一级战将。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斩获45万赵军,坑杀40万降卒,使赵国元气大伤。后来,韩国和赵国派苏代搅扰范雎,秦国将相失和,秦昭王出兵灭赵,白起认为时机不成熟,称病不出兵,在秦昭王逼迫下,他只得带病出兵。至杜邮,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认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遂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白起临死时不知其罪,最后只得认为坑杀赵卒是罪,自刎而死。可到后来,赵太祖却以白起坑杀赵卒为由,将其清出武庙。
第一位:吴起。战国著名军事家,有“中华第一名将”之称,集兵家、儒家、法家于一身,与孙武并称“孙吴”,其《吴子》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支职业军队,一生从无败绩。历仕鲁、魏、楚三国,仕鲁时曾击退齐国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楚悼王去世后,楚国贵族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尸体旁伏在尸体上,楚贵族仍不放过他,乱箭将其射死,同时也射到了悼王尸体。悼王葬后,楚肃王将射杀吴起及悼王尸体的人全部诛杀,同时灭门七十多家,算是给吴起报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