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婆媳关系到底好不好,生个孩子就知道。昨天刷微信群围观了一场上百孕妇的“吐槽大会”,不仅声势浩大,而且群情激愤。当然,吐槽的对象就是婆婆。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下面这个问题产生的。
2
A
我婆婆过年的时候给了一万
但是我和我对象从结婚
她每年都给一万,我以为今年能多给点呢
现在就看看生孩子的时候她能给多少
B
一万不错了,我这产检啥的
我婆婆就给过我两千
C
我还一分没给呢
检查也是我们自己拿的钱
A
我对象的姥姥住院了
我婆婆要照顾她,出不了力
之前说的可好了,去月子中心,她掏钱
我都看的差不多了,她可能觉得太贵
又非让我请月嫂,说她认识的月嫂老厉害了,都去美国学习的
后来我一想,美国人都不做月子,去那学狗屁啊,这不忽悠鬼呢吗
C
我婆婆一个劲问我怎么不去公立医院
要不要回老家生呀
私立医院生完不是得小2万嘛
我婆婆心疼钱
她也不出什么力啊,就嘴上一说
(截取部分微信群吐槽内容)
生孩子,似乎成了婆媳关系的照妖镜。很多之前相敬如宾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到来变得横眉立目、鸡飞狗跳。
我们希望婆婆既能帮忙带孩子,又能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而婆婆希望媳妇生了孩子,不麻烦婆婆帮忙带孩子,一个人能把孩子拉扯大,还能孝敬婆婆。
看到了吧,双方都是从自己的角度,以理想的状态来要求对方。
但现实的婆婆是“我出钱出力帮你带孩子,你得听我的,因为我是过来人。”
现实是,大部分的媳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带不了孩子,还要麻烦婆婆。
想要麻烦婆婆,又想要自由,这是婆媳相爱相杀的根源。
3
这就好比一家公司,公婆既然出资入了股,那就不可避免的要占有一定比例的股权,父母作为管理决策者,尽管不甘心却又缺乏直接经营的能力。
所以,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说的算的就不止母亲一个人,孩子的爷爷奶奶、乃至外公外婆都是有发言权的,根据股权占比,甚至是决定权。
虽然生了孩子,但是整个家庭的孩子,而不是母亲的孩子。而自己也从孩子的妈妈,灰溜溜的变成了奶妈。这个时候,婆媳还要朝夕相处:
媳妇要让宝宝趴着睡,说是比较有安全感,而且头型美丽;
婆婆说:“那怎么行?孩子会闷死!”
媳妇要让宝宝少穿点衣服,
婆婆说:“那怎么行?孩子会冻坏!”
媳妇要这样,婆婆要那样。
痛并没有快乐的场面24小时循环播放。
两代人的观念不同、习惯差异,再加上谁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主权”,没有冲突才怪。
4
生活在一个高压的社会里,我们不自己带孩子的理由总是很多:
“
上班太忙太累、孩子太淘应付不了
我们没有自己房子不方便
我自己还是个宝宝呢怎么能够带孩子呢……
”
但养儿育女是每对父母的责任,而非老人的义务,她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强行要求她们出钱出力,用孩子绑架她们的晚年,就是犯罪!
印象中有一位知名母婴电商平台的创始人,让我印象深刻:
她博士毕业,曾就职某大型外资企业,怀孕后因为胎儿状况不好,她只好回家保胎,生完宝宝后,因为没人帮忙带小孩儿,她便做了全职妈妈。
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一个博士在家做全职妈妈,多屈才啊,出去做什么不比做全职妈妈有前途?她从来都是一笑置之。
现在她儿子六岁多,孩子的识字量已经达到初中水平,阅读了近千本书籍,英语口语非常流利,画画还拿过市里的大奖。
大家都说博士带出来的孩子果真不一样,可是她说:这些并不是让我骄傲的,我最骄傲的是他是个有安全感、乐观、自信的孩子。虽然错失了很多机会,事业也停滞不前,可我知道这样做的价值。如果重新选择,我还是愿意把最宝贵的三年给孩子。
5
说实话,我想信每个没来帮忙带孩子的老人一定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得已的原因。
对婆婆多点理解,少点责怪吧!或许她自己也过得捉襟见肘,或许她只是不想生活得小心翼翼,或许她的身体已经再负荷不起……
这种不帮忙不添乱的做法,看似无情,实则有爱。没有了偷懒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全程参与孩子的成长。
“
我知道他什么时候长了第一颗牙齿
什么时候叫了第一声妈妈
我也知道什么时候,他用了多大力气,
才扶着沙发站了起来……
能亲眼看到这一切,真的很好
”
不带孩子的理由有很多
自己带孩子的理由却只有一个:
我的孩子,我不带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