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出生到长大,陪伴在我们身边最多的人是我们的父母,父母的言行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长大后形成人生观和自己的小世界。《原生家庭》这本书中提出了七种有毒的父母,这些父母有的想操纵自己的孩子,有的在言语、身体方面虐待自己的孩子,长此以往,给孩子的身心留下很大的创伤,有的孩子甚至在成年后,延续了父母的伤害,以父母同样的方式伤害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孩子离开了父母还一直生活在父母的阴影里。
为什么父母的影响对我们如此深远?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英国作家菲奥娜·默登写的《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这本书给我很大启发,让我加深理解,不论你与他人是什么关系,只要你与人接触,都会受到他人好或不好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生命开始时,大脑就会产生1.8亿个新的神经连接回路,其中绝大部分能够镜映他人的行为,尤其是父母的行为。
我们先观察周围环境,然后对周围环境中的某种行为或情感进行镜映,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回想周围的人行为动作,并自动模仿创造,这让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得到训练和发展,逐步培养出镜映思维。
就像婴儿看到父母对他微笑,这会刺激婴儿大脑中控制面部表情尤其是控制嘴唇的镜像神经元,于是,婴儿也可能露出微笑。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有意识地镜映好的言行为他人所用,让自己能有选择地被人影响或影响他人呢?
作者菲奥娜·默登一直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她在伦敦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后,与体育、商界、政治界等各行人士合作,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创造出最佳工作表现和成绩。
镜映思维是菲奥娜·默登在鼓励他人改变自己时,让人们了解了生命中的每个人都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模仿别人和学习知识能力时,也要对这些镜像加以审视,不随波逐流,活出独特的自我。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毫不自知地受到别人的影响中觉醒,有意识地选择镜像,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菲奥娜·默登探索镜映世界,了解你、我、他是怎样相互影响的,我们该如何思考和感受这个世界,学会利用大脑功能,通过镜映原理来接纳自己、他人、社会文化,超越期望,塑造更好的自己。
01镜映对人的影响
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的大脑就会接受各种信息,也受到他人的影响。母亲生下我们,我们被护士包入襁褓中,我们的大脑就开始被他人刺激形成神经元回路被激活。
大脑的神经元回路负责大脑内部沟通联系,传送生化信号,让我们能理解这个世界,并做出反应。
其实,在我们还未出生时,大脑神经元回路就已经开始建立,直到成年期才发展成熟。随着大脑逐渐由低级进化到高级阶段,越来越复杂的神经网路逐渐形成,大脑的应激反应形成更复杂的神经系统(包括镜像神经元),起着沟通联系的作用。
比如:我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培养基本的情感驱动力,包括感到疼痛、想吃东西等,这也反映了镜像思维是如何发生的,从最简单镜映开始,观察周围环境,对某种情感和行为进行镜映,并模仿创造,培养出镜映思维。
刚出生的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神经网络并不稳定,要依赖监护人学着怎样做人。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在逗婴儿玩的时候,做出吐舌头的动作。婴儿虽然并不理解这个含义,但是婴儿也会吐舌头作为回应。是因为小婴儿看到他人吐舌头,他们的镜像神经元活跃起来,就会调动头脑中看到的行为信息,复制这些行为。
出生10周左右,新生婴儿的镜映行为就能从模仿吐舌头这种简单动作,转化为模仿父母的开心或生气的表情。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在生活中,我们会镜映他人的行为,并重复模仿。比如:穿衣、吃饭、洗手、说话等,父母并不用刻意地教我们,我们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说话或走路这些技能,是大脑准备好了,通过观察、倾听镜映父母的行为学习的。
大脑逐渐发展成熟,镜像神经元形成并会向更高级神经元迈进。比如:先出现视觉镜像神经元,婴儿通过这种神经元观察、模仿父母的行为。之后,出现更复杂的行为镜像神经元,尤其是语言技能发展的神经元,婴儿从牙牙学语到会说话就是发挥了这种神经元的优势。父母两个人如果说不同的语言,婴儿如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长,学习母亲的语言更快,这也是镜映导致的。
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能持续到我们的中老年,长大后,我们会做父母期待我们做得事,大多数孩子把父母当成角色楷模。有的父亲是建筑工程师,因父亲的影响,孩子长大后也从事同样的职业,有同样的理想。也有相反的情况,孩子会被镜映到不好的影响,比如父母抽烟,孩子也会早早地学会吸烟。
不仅是习惯、生活观念、饮食、爱好,这些经历都会因父母的影响而镜映给下一代。
既然一个人的言行会潜移默化镜映他人,那么,作为父母就应该严于律己做好自己,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学会识别他人的行为,更好地发展出健康的自我。
02镜映让你学会了什么
如果说身边人的言行能够镜映影响他人,那么,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就要找到角色楷模进行镜映。角色楷模是能够帮助人进步和发展的角色,那么,角色楷模是如何镜映他人的,让我们来看一看。
首先,有同情心。同情心也被称作情感同情,在我们生命初期就培养形成。比如:当一个孩子哭,另外一个孩子也跟着哭。重复发生的镜映成为同情心的基础,让我们的镜像神经元有了这种能力。
比同情心更高级的能力是认知同理,是在情绪同情之后发生的。比如:医生给病人看病,只需要对病人的病况进行了解,而不需要病人疼痛,自己也要疼痛,就能通过认知评估这种感受,判断病人的病情。
有同情心和认知同理心都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比如:某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老师没有放弃他,而是细心指导,从精神方面给予关心和鼓励,在学生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学生足够的信任。
因为老师能够同情、理解学生,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信任,在接触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想法发生改变,主动想好好学习,把老师当成了角色楷模。
学生也在老师的关心下,愿意听老师的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就是好的角色楷模带来的力量。
如果老师是一名不称职的老师,看到成绩不好的学生没有耐心,甚至体罚学生,就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感受,产生心理阴影,甚至自暴自弃,成绩越来越差。
可见,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找到好的角色楷模为榜样。有同情心能够给予我们信任的角色楷模也许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能够识别出他们的不同,让他们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标杆,时刻指引着我们做更好的自己,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我们也在角色楷模的身上学习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才能给别人带来更好地感受,用镜映这种能力约束自己,把更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
03我们该如何发挥自己的镜映能力
我们发挥出角色楷模的作用,也等同于正确发挥出了我们的镜映能力。
如何去做呢?
首先,学习角色建模技巧。找到个人理想化的楷模作为榜样。角色楷模能做的和不能做得一样多,如果你不想让孩子玩游戏,你就不能玩游戏。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抽烟,你就不能抽烟。你必须认识到你自己的言行,传递给他人的信息能够影响他人。
其次,建立个人化角色楷模要了解自己的行为动机,成为角色楷模不是为了控制别人,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学习、成长,让他们能自信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在建立角色楷模时,竭力做好榜样,遇到困难和问题能耐心解决,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犯错和过失,真诚地敞开心扉和对方交流。
再次, 能够真正理解效仿你的人,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用心倾听对方的心声,同时保持自我冷静的认知。
然后,愿意花时间培养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信任,提高相互之间关系的质量。
最后,在互相接触的关系中,保持长期坚持、稳定、平易近人的关系,让效仿者能够产生自尊和自信,觉得值得与你在一起,一同去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说镜映思维能改变一个人,那么好的镜映才能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的影响力都很大,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把更好的品质传递给他人,帮助别人成长和进步。
镜映影响了我们性格的养成、学习能力、自我定位、生活质量等方面,我们现在才发现,原来我们身边的环境对我们影响如此巨大,如此潜移默化,我们在了解这个观念后,才恍然大悟,我们自己本身就是镜映的产物,镜映系统居然如此宏观、包罗万象。
当我们知道了这个系统的存在,我们会更好地认知它、应用它,以更好的姿态要求自己,做好自己。因为你、我、他都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体的,我们互相感知、互相学习、共同依存、共同成长。我们都要学会以角色楷模的身份,做好自己影响他人。
最后,用作者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
每一次与他人高质量地沟通交流,都能改善你们的关系,并增加传播知识的可能性,能够促进人们认识到人际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次积极的互动将会给他人带来无形而巨大的多米诺效应,事实上它将改变整个世界。
我是不惑青莲︱推荐看过的好书。立志终身阅读,终身写作,终身成长。分享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