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的扫尾工作结束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但暑假对我而言还没有开始,我还有两天的会议培训要参加。在一学期的工作中,虽然我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和鞭策,但我并不气馁,我本着“笨鸟先飞”的原则,翻开了这本《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希望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来增加自己的内涵,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学能力,用行动来养护我的一颗为人师表的小良心。
格兰特·威金斯是本书的作者之一,尤记得上学期曾经拜读过他的《教育性评价》一书,他按照教育评价的内在逻辑,突出用理论指导实践,以真实性和反馈性为特征,构建了别开生面的教育性评价体系。深刻的见解让我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预设和评价这一块有非常大的帮助。
翻开书本,本书的《序》和《译者序》都对该书赞不绝口。尤其提到其中的“实践智慧”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会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只是将那些在学习设计中总是行之有效的最佳实践整合在一起。但书中必然有些内容会让你去反思,重新思考自己(或同事)的一些与备课、上课以及评估有关的习惯……”这个UbD的提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所谓的“习以为常”,不论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大学新生还是教师”都将产生帮助。看到这里的“三年级学生”我就很感动,因为我接下来就要教三年级,或许这本书是提升我的一个契机。
在前言中,译者提供了一个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的网址。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搜索了网站。几次尝试后,成功登陆了页面,首页滑动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How to Keep Mutiny from Sinking Your Change Effort》,大致意思是:在自己想要寻求改变的努力不断被消磨的时候,如何保持自己的反叛心。
他给你给你提供了5个步骤:第一,建立一个学校工作变革的草案。看到这里,我就默默地关掉了网页,今天会议上校长刚刚讲过,要“不卑不亢”地服从学校安排,现在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时候,快速成熟和适应才是第一要义。但从这一个小插曲当中,我也感受到当今社会的知识状况有信息爆炸的一方面。其实,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知识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清楚,学科价值是教师专业的要求。
《绪论》中的案例三,一道关于计算的题目给了我很多启示。当孩子缺乏真正的理解,即使算出了结果,因为没有抓住题意,最终也无法得到正确答案。当只有老师教,无法给学生真正的学习关键思想和关联点的机会时,学生记不住什么,也理解不了什么。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单元的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寻找到巧妙的办法,是我们应当去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