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曼是那种工作上雷厉风行,生活中从容淡定的女子。你看她写文案、做计划、会客户、沟通工作,从来都不拖泥带水;你再看她走路、吃饭、化妆、旅行,从来都是不慌不忙。这样的状态让人心生羡慕,于是大家纷纷向她取经,问她如何练就出干练与沉着的完美融合。曼却说,“何来练就,其实我也是经常着急的,只是生活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我,着急没用,慌乱之下做出的选择十有八九是错的。我是经历了很多,才渐渐学会遇事沉住气、不慌乱,但其实还没有修成正果。”曼说,“沉住气”三个字说来简单,但却需要不断修炼,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曼给我们讲起,她的人生中三次记忆犹新的慌乱。
第一次是她七八岁的时候,爸爸带她回异地的老家。在拥挤的火车站,爸爸把她安置在一个座位上,让她坐在那里看着行李,说千万不要走动,他买完票就回来。可是爸爸去了好久都没有回来,曼就开始慌了,她起身东张希望,看不见爸爸,她焦躁地在人群里搜寻,依然看不见爸爸。时间越久她心越慌,后来,她终于忍不住丢下行李去找爸爸,可是每个排着长龙的窗口都不见爸爸的踪影,她更着急了,又跑到售票厅外面去找,可是人那么多,个个行色匆匆,每一个都不是她爸爸。她的心里涌上巨大的茫然和恐惧,站在售票厅外面大哭起来。
所幸那天她的哭声招来了车站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曼找到了爸爸。爸爸不过是买完票出去买了瓶水,回来就不见了女儿,也急出一头汗。还好,他们的行李没有丢,但是错过了一趟车,他们只能等下一辆。
曼说,那天爸爸没有责怪她,只是摸着她的头说:“孩子,记得以后遇事要沉住气,人慌无智,着急就容易犯错儿。”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2
曼的第二次慌乱发生在她工作一年之后。那会儿的曼,初入职场,凭着年轻气盛一腔热血,想要在公司杀出一片天地。她拼了命的工作,加班加点,用脑用心,比跟她一起入职的所有人都努力。曼人聪明,悟性好,又肯下功夫,所以工作业绩蹭蹭上涨,不但让一众新人望尘莫及,就连一些老同事,也被她甩在后面。作为新人,面对还算不俗的业绩,曼不由得沾沾自喜,内心升起了巨大的优越感,觉得自己离职场精英已经近在咫尺。
可是忙碌了一年,到了年底,曼什么奖励都没得到,升职加薪全都没有她的份儿,甚至连句赞美肯定的话都没有听到。倒是有些业绩平平的老员工,拿的钱比她多多了。曼伤心不已,觉得受了亏待,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她想,自己干了那么多活儿却没有掌声和认可,她的领导根本就没有伯乐的慧眼,简直就是有眼无珠。她的公司,也不是一个知人善任的好地方。曼委屈极了,想到了跳槽,开始到处投放简历,情绪烦躁不安。
父亲看出了端倪,跟曼聊了几次。
父亲说:“孩子,你太沉不住气了。你才工作一年,刚有一点点成绩,就忘记了什么是谦虚低调。比起很多老同事,你其实还差的远呢。孩子,别急于求成,别急着证明自己,别急着博得上司的关注、同事的赞美,沉住气,认认真真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多增加自己的真本事。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该是你的一样都丢不了。”
曼觉得父亲的经验之谈有些过时,不过,这些苦口婆心的话她也勉强听进去几句。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新工作,她也只能闷着头在原公司继续做。三年后,当她已经不再心急火燎想要证明自己的时候,荣誉、表彰却滚滚而来,老板认可她的踏实,同事服气她的业绩,她升了职,薪水一下子翻了几倍。更重要的是,她一路坚持过来才发现,这份工作给了她很多职场经验和人生历练,这个环境非常适合她。
这个时候的曼,反思刚入职的时候,才明白那会儿她太着急了。那时候她其实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晰,就是急切地抢单、加班、拼业绩,急切地想要认可,想要回报,一旦得不到肯定,她就慌乱和急躁。因为急燥,她失去了清醒,甚至头脑发热想要跳槽,差点与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失之交臂。
父亲的话如今想起来如饮甘泉,做人沉稳不慌张,做事踏实不急躁,这些人生信条其实并不过时,是永久的财富,给她带来成长。
3
曼的第三次兵荒马乱发生在二十九岁那年。那一年,她就职的公司因为一些原因忽然解散,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已经做到高职位的曼也需要重新开始。
曼开始像职场新人那样到处投放简历,可是找工作比预想的要难,没有公司肯给出她原先的薪资和职位。面对比原来低的职位和薪资,曼又不想屈就。父亲的身体恰在这时出现了一些状况,开始频繁出入医院。母亲变得有些唠叨,开始为曼的单身焦虑,不断催促她嫁人。身边的同学朋友很多已经结婚,有的甚至有了孩子,曼的感情却在空窗期,没有合适的男人出现在她的视野里。站在二十九岁的尾巴尖上,曼看着镜子里卸妆后面色有些枯黄眼角有了鱼尾纹痕迹的自己,忽然觉得慌了,那种感觉类似于当年站在售票厅外面,迷茫,不安,找不到方向。
曼又开始着急了,她急着想找到称心安稳的工作,急着想让爸爸的身体一下子好起来,急着想找个稳妥的人嫁掉。
那年年末,曼的表姐给她介绍了一个公务员,那人长相平凡,谈吐平凡,中规中矩,有些沉闷,但人看上去蛮稳妥。虽然没有什么心动的感觉,共同的兴趣爱好也完全找不到,可是这时候的曼已不再奢望太多,她只渴望安稳,渴望有一个人给她一段婚姻,跟她一起渡过人生中的恐慌期。跟那个男人不咸不淡地交往了三个月之后,曼准备跟他去领证。
曼把结婚的打算告诉父母,母亲自然不反对,她觉得女儿嫁个公务员是稳妥靠谱的。可是父亲并不赞成,他建议曼再想一想。他说:“孩子,你现在心里是慌的,人一慌,就容易乱方寸,就会慌不择路。结婚是件大事,爸爸不希望你的选择是盲目的,不希望你日后因为今天的选择后悔。日子这么长,我们急什么呢。你忘了爸爸常跟你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得沉住气。”
那晚曼约了那个男人一起吃饭,饭桌上两个人的谈话依然南辕北辙,无异于鸡同鸭讲。曼忽然想,难道她真的要跟这个男人共度一生吗?眼前的这个人,完全激不起她一丝的激情,甚至勾不起她内心的温柔。两个思想不在一个频道的人,仅仅为了求个安稳凑在一块儿,然后每天过毫无激情的沉闷日子,没有共同的话题,行为方式也不能合拍,曼越想越觉得有些可怕。
她想,或许真如父亲所说,她太着急了。当年因为着急,她错过了一趟车,因为着急,她差点错过一份适合她的工作。难道现在因为着急,她要走进一段错误的婚姻吗?
那天晚饭后,曼提出了分手。那个男人有些诧异,因为他对曼这样一个漂亮能干又独立的女子,还是比较满意的,是诚心想娶来做老婆。不过看到曼心意已决,他也没有纠缠,因为说实话,两个人之间谈不上有多少感情。
跟公务员分手之后,曼要求自己静下心来,慢慢消化生活中的难题。她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后来经过慎重考虑,她接受了一份薪水和职位不高,但是有升职潜力的工作,关键是她很喜欢那份工作,那是她擅长的领域。
除了踏踏实实工作之外,曼还利于业余时间学习一些养生知识,慢慢帮助爸爸调养身体,她明白了,老年人的身体像一部老化的机器,一旦出了问题,想一下子恢复是很困难的,得沉住气,慢慢修补。
当曼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公司小有业绩的时候,爸爸的身体也有了一些起色。
三十一岁这一年,因为工作原因,曼结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男人,第一次见面,双方就互生好感,后来经过几次交流,发现很谈得来。渐渐地,两人从工作上的合作发展为私下来往密切,之后又成为恋人。两个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结婚的想法自然萌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想到要和自己喜欢的这个男人共度一生,曼的心里充盈着幸福感和期待。
曼说,她得感谢父亲,总是在他慌张的时候点醒她,为她拨开迷雾。她也很感谢二十九岁那年的自己,那年她没有因为慌乱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最终冷静下来,让一段不冷不热的关系戛然而止。要不是如此,她就错过了现在这个思想合拍、两情相悦的爱人。
曼说,“沉住气,莫慌乱”,真的是一个人一生都要不断修炼的功课。
4
沉得住气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在生活的磨练中不断衍生出来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处于人生的岔路口、迷茫期,内心难免慌乱,任其兵荒马乱,就容易做出仓促的选择,容易犯错误。有的错误或许可以弥补,有些,却大约会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不是每个人都有曼的运气,有一个在人生的关键处能站出来指点她的父亲,但是愿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安放这样一个声音,当我们焦躁不安的时候,当我们急于求成的时候,这个声音会来告诫我们,不要浮躁,保持初心,保持沉静,让沉住气慢慢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