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时代,当我们重新回望疫情最肆虐的那段时期,依然能找到并感受到很多,那个时候阴影笼罩下的人性挣扎和道德升华的星星点点。
这总让我想到毛姆的经典小说著作——《面纱》。他笔下那个在瘟疫之地经过身心洗礼,走向“一条通往宁静之路”的女性凯蒂。
一向以冷静、客观、犀利的手法著称的英国作家毛姆,被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作品莫过于《月亮与六便士》和《面纱》。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的指引下,他让我们顿悟到自我价值和意义实现的稀缺宝贵。
而通过《面纱》,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真实一面,以及历经炼狱后自省和回归的历程。
作者用一贯的中立且不动声色的叙事者角度,带领我们跟随人物一步步地走进走入其内心世界,从细微处切开爱情、婚姻和生活的症结。而以“爱情”为主题展开的小说,又通过对爱欲、道德、人性的探讨,充满了哲学和思辨的意味。
故事梗概:
凯蒂出生并生活于伦敦上流社会,她有着美丽的外貌和空虚的内在;她向往爱情但爱慕虚荣;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堪忍受母亲的责备与“逼婚”,匆匆嫁给了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但却深爱着她的医生瓦尔特,并随其来到了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
然而丈夫的刻板严肃、疯狂工作和乏味无趣,使她在异国他乡顿觉寂寞、孤独和失落,不久就被花言巧语、风流倜傥的有妇之夫查理俘获,坠入婚外情而迷失自我。
被发现后,克制而心痛的瓦尔特为了报复妻子的不忠,要求她跟随自己去往霍乱肆虐的偏远山村——湄潭府。而凯蒂在面对到情夫自私自利的情感伤害后,万念俱灰走向她心底的“深渊”。
在湄潭府,凯蒂经历了绝境下的自省,看清了查理的虚伪,体验了修女的博爱、无私以及对信仰的坚定,得到了道德与心灵的救赎。
而丈夫瓦尔特的死亡,让她彻悟了他的博爱与爱情的狭隘,历经种种,凯蒂坚定了追寻自我的意志和决心,最后她毅然踏上回家的路,重新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面纱》以中国香港及内地为背景,源于作者毛姆1919年的中国游历,因此整篇小说有着浓郁的东方韵味和气息。而他创作的灵感则是来自于但丁的《神曲·炼狱篇》中的诗句。
而这本书为何取名为《面纱》,经介绍是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
别揭开这幅彩幕,它被活人成为生活;
虽然上面描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
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
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
雪莱《十四行诗》
就着这个寓意,当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似乎从这几个人物身上看到了他们盖在头上似有若无的那一层薄薄的面纱。
01 面纱之于凯蒂
女主人公凯蒂无疑是小说的第一主角。
诚然,背叛丈夫背叛婚姻的女性,从单一的道德层面上去审判的话,总是那个理应被指责的角色。
然而,作者从一开始就没有为她下定论。而是通过对凯蒂的家庭环境的描写,以及和丈夫瓦尔特相结合的背景,直至和情夫查理的相遇,逐步交代出她如何走到这一步。
从小生长在名利场的凯蒂,在势利强势的母亲培养下,形成了她自恋且爱慕虚荣的性格。无比享受着被人爱慕羡艳的优越感而错过了婚嫁的最佳年龄。
随之而来的是母亲的嫌弃和催嫁,为了逃离母亲的掌控和妹妹的对比伤害,瓦尔特的出现和爱意表白,成了当时凯蒂能抓住的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凯蒂对于瓦尔特自始至终都爱不起来的事实,也成了所有悲剧命运走向的根结所在。
性格开朗爱好社交的凯蒂,面对生性孤僻无比沉闷的瓦尔特,日渐感到反感和窒息,哪怕这个克制隐忍的男人对她的爱是如此深沉而热烈。
因此,当巧舌如簧风流潇洒的查理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后,一切就不受控制了。凯蒂彻底沦陷在查理的甜言蜜语和温柔乡中,直到那个被丈夫意外发现的午后。
克制如瓦尔特,自然避免与凯蒂的暴烈冲突,即使心如刀割。
当面对丈夫让她陪同一起前往瘟疫之地拯救生灵的要求时,凯蒂无法接受瓦尔特以这样的方式来报复自己,仍然幻想着查理会为了他们的爱情而做出和她一样的选择——离婚。
查理的自私自利重重地打了凯蒂的脸,打醒了她对爱情的幻梦,也打散了她对往后生活的美好憧憬。
面纱的一角被缓缓掀起,她带着绝望跟随瓦尔特来到疫情之地——湄潭府。
与伦敦和香港的声色犬马相比,湄潭府的简陋和阴郁的气息,简直就是地狱。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和死亡无比接近的地方,凯蒂在经历不断挣扎和矛盾的心理斗争后,在她身上开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凯蒂陆续接触到了海关专员沃丁顿,当地修道院的修女和院长,以及追随沃丁顿的满洲格格,这些和以前生活环境中完全不同的人,给凯蒂带来的是一次次的心灵的撞击和革新。
她深入抗疫一线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求获得心灵上的救赎。尽管和瓦尔特的关系还是无法恢复,但却通过他人的口中重新认识到丈夫高尚的品格和为科学事业耕耘的博爱。
直到瓦尔特因感染死去,凯蒂始终没能真正爱上这个男人,但却通过经历和发生的种种,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就好像拉着的窗帘顷刻间被掀起了一角,她窥探到了一个富于意义的色彩斑斓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面纱之于凯蒂的意义。这一段人生经历,是一段摘下面纱,直视内心,自我救赎,重获新生的经历。
02 面纱之于瓦尔特
瓦尔特显然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他短暂的一生,痛苦的根源皆来自于对凯蒂的爱。
作为一个学医出身的细菌学家,他的性格极其贴合他的职业。从初识凯蒂就被其美貌和性格深深吸引,爱得热烈却羞于表达,把凯蒂答应他的求婚当做是上天的恩赐,极尽所能取悦妻子,却遭遇妻子的背叛和最终生命的早早终结。
在前往湄潭府前和凯蒂的摊牌时,瓦尔特一段深刻而沉重的话,我想所有读者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纠葛:
我知道你愚蠢、轻浮、头脑空虚,但是,我爱你。
我知道你的想法很粗俗、平庸,但是,我爱你。
我知道你只是个二流货色,但是,我爱你。
我知道你所有的不好,可谁让我那么不争气地爱你呢?对于大多数丈夫认为是他们理所当然的那些权利,我都乐意作为你对我的恩赐接受下来。
这份卑微的爱,却始终没能得到妻子的哪怕一丁点的关乎爱的回应。这也成了他到死都没有真正原谅凯蒂的芥蒂。
临终前,他只说了一句话:“死的却是狗。”
凯蒂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沃丁顿告诉她,那是戈德·史密斯《挽歌》里的最后一句话。意思是,一个好心人把狗领回家,起先相处融洽,后来狗却发疯了,将人咬伤,但人活过来了,死的却是狗。
他把自己比作那条狗。我的理解是,虽然他最终没有原谅凯蒂对他爱的践踏和伤害,但却承认了自己的伪善狭隘,他恨凯蒂,但更恨那个深爱着她的自己。
他的死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自杀,是得知凯蒂怀孕后,无法面对今后人生的绝望而做出的自我选择。
面纱之于瓦尔特,是在强烈的爱恨之下的负重前行,是看到凯蒂深处绝境实现身心洗礼,完成向好转变后,自己却始终无法逾越怨恨,无力扯下面纱的自我否定和凌迟。
03 面纱之于人性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似乎都戴着自己的面纱,面纱下面是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
势利专横的母亲,隐忍负重的父亲,虚伪自私的查理,乐观通透的沃丁顿,大爱无私的修女院长,以及为爱追随的满族格格……
这些人都在凯蒂的人生经历中,给与她或反或正的启示和指引,在历经种种之后,促成了她最后对情感本能、人性污点的幡然醒悟,坚定了追寻自我的意志和决心。
这部小说被翻拍成电影后,其实电影版本和小说原著还是有着一些出入的。电影中凯蒂和瓦尔特在湄潭府的相处中有情感重建的情节,而在原著中两个人在湄潭府的日子也是各自独立的。
虽然凯蒂日渐发现瓦尔特被自己所忽略的那些好,但仍然无法真正爱上他。而瓦尔特也始终没能真正原谅凯蒂。
瓦尔特死后,凯蒂在回到香港逗留期间,原著中的她遭遇了与查理的欲火复燃,而对自我的唾弃让她彻底醒悟,回到英国陪伴父亲。电影中的凯蒂则是在多年后带着孩子在伦敦偶遇查理,实现了完美的转身。
我个人会比较倾向于认同原著的描述,因为这更符合人性,也更加真实,让凯蒂的自我觉醒经历迂回和斗争,更贴合人物的性格,也让最终的选择显得更加自然和透彻。
写在最后:
毛姆的《面纱》无疑是跨越时代的伟大文学著作。即使是在今天,去翻阅此书,透过作者冷静犀利的笔触,还是让读者能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现实意义。
作者没有点明任何一个人的好坏对错,只引导读者去体会、代入和思考。
每个人个性的由来和人生选择的判断,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所身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来自生活和人性的考验。
也许只有经历人生低谷和炼狱,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和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