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谈起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书,我就会想起大学里那些受到触动流泪、感到幽默莞尔的傍晚。这本同样牵动无数读者最纤细情感,引发深层思考的书,名叫《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当初因为是要去应聘新东方夏令营班主任,这本书列在面试前准备项目中,出于半强制的需求,我与躺在图书馆的它邂逅了。
你懂的,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打开这本小书,心里并没有太多期待。开头看来还是一个走出学校数十年的外国中年男人的故事,没什么吸引力和共鸣感。读来味同嚼蜡,但我还是想试着读下去,想看看为什么这么“无聊”的书要列在面试清单中。
这个男人的中年生活显得滑稽又悲凉。事业做到他这个年纪,有些成绩和骄傲,但每当遇到挫折却又好像脆弱得不堪一击。这种混乱显然也让他应接不暇,直到曾经的大学哲学系老师的出场。
曾经干练的教授如今垂垂老矣,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但他还是热情地与神色尴尬的学生打招呼,并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聊天中,学生得知老师是患上了俗称“渐冻症”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于是两人约定像过去上课一样,每周二学生前来拜访和探望。
最后的十四堂课,是学生陪老师走完的最后十四周温馨人生之旅,也是老师用他的身体力行及智慧点亮学生一生的十四堂人生教学。
老师身体的残疾和衰老,在学生眼中是值得怜悯和同情的短板,因为此时的学生正值壮年。一次谈话中学生惋惜地问:“您一定很羡慕那些年轻人吧?”我想如果我就是那个无法生活自理的糟老头时,一定羡慕满地乱窜打滚的小年轻们,他们看起来那么自在、灵活。谁知,老师想也没想就说:“我不羡慕他们!”“不羡慕?”学生惊诧,怀疑老师是是要面子。老师解释说:“我在二十岁时,拥有自己最好的二十岁;四十岁时,拥有最好的四十岁。虽然现在我行动不便,是垂死之人,但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充实而丰富。哪怕包括现阶段的我。每个人有各自阶段的人生,你只是现阶段的你罢了。我并不需要羡慕。”看到这里,我才诧然,原来能有丰富内在、认真生活的人是不必羡慕他人的。
年轻的我们或许还无法想象死亡的滋味。死有很多种,在影视剧中那种要求别人给个痛快死法的人,也许并不是因为勇敢。老教授是一个每过一天就更接近死亡一些的人,他的生命体征时刻在向他展示着这一点。恐惧、煎熬、折磨,这些痛苦像黑洞一般,但他选择豁达和乐观。与每一天的自己和平共处,即使吃不下事物,即使大小便失禁。如果你面对这些会怎么处理?他甚至提前为自己办一场葬礼,要在活着的时候,看见爱他的人如何向他表达尊重与爱意,而非死后让这一切化作悲伤。
合上书,我才明白这十四堂课要教给学生和我的,其实是四个字——“向死而生”。认清死亡,却无所畏惧、不退缩,坦坦荡荡、认认真真过一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