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一般来说,书越读知识量越大,可是为什么书读的多了,反而觉得知识越贫瘠了呢?
知识是有弹性的,举个例子:
生活在北方的姑娘从来没有见过南方一望无际的大海,有一天一个朋友带她见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大海,姑娘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哇,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大海了,好大的大海。”
时过多年,北方姑娘要去南方游玩,喜欢大海的她逛了好多城市的海,原来才发现见过的海越多,越想去看更多的大海,因为每一个大海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这个故事类似井底之蛙故事,它告诉我们走出那口井,原来还有更多值得发现的惊喜。
可是书为什么会越读越觉得知识贫瘠呢?
比如说看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更想去探索毛姆《人性的枷锁》、《圣诞假日》、《偏僻的角落》,提起毛姆,我仍然对他一无所知,探究一个人的文学境界,并不只是看一两本书就能透彻的理解他文学的精髓,总体来说,对他仍不敢有过多的评价,因为一无所知,因为知识贫瘠。
那么,假如说读了毛姆作品的十本书呢,是不是也能正确认知他文学的魅力?答案仍然是否定的,这个时候会更加好奇的探索一些和他作品风格类似的其他大师,比如说莫泊桑,这样拓展性的弹性知识学习,反而书越读,知识越贫瘠。
一直以来作为推理小说的迷粉,东野圭吾是我的最爱,他的书算了算已经读了7本书,他的每本书风格迥异,有人说《白夜行》是他的最爱,也有人说《幻夜》是他的最爱,而我最爱《嫌疑人X的献身》。曾经有个姑娘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东野大叔的作品,差不多要读十本书才能坐在人堆里一起谈论东野圭吾的作品,其实事实如此。
书读的多了,越喜欢探究书中更深层的奥秘,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是孤独的,比如说这本《S.忒休斯之船》,至今为止这本书很难读懂,不过这的确是一本有趣的书,有个人这样说,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周围没有任何人能和我开诚布公的谈论这本书,于是我在知乎里搜索那些大神的回答,才能找到一丝的精神安慰。
曹文轩、张爱玲、三毛、萧红等,提起他们我们都不陌生,可是关于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喜欢读完全集,比如说曹文轩的《草房子》读完以后,更想探索《细米》、《山羊不吃天堂草》等这些朴实作品。
我以为读完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就能心静如明、坦然处事,可更想探索《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简史》的奥秘。
一大堆读书爱好者围在一起,每个人的口味各不相同,我们带着各自的书坐在彼此面前,每个人都像森林里独立行走的大树,你有你的枝干,我有我的枝叶,偶尔几个人谈论到同一本读过的书,那种感觉就好像突然找回了丢失已久的朋友,我们如饥似渴的谈论着自己的见解,就好像等了许久许久才来的雨露甘霖。
一圈圈游荡在书店里,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绕过一圈圈自己读过书的书架,就好像培育的一个树苗,书名是自己赋予的莫名情感。可是再绕过一圈一圈,一层层的书又成了心里的迷雾,“这本呢,从来没看过呢,原来这位大神还有这本书。”“哦哦哦,我想起了这本书,在某一本书中出现过,好像对某一环节有特别见解。”“对呢,这本很不错呢,也是要读的一本书呢。”
“欧码噶,原来我这么贫穷啊,这么多的书等着我宠幸,哈哈哈。”
曾经以为看完一本书,就好像捡到了奇珍异宝。
后来读完了一本本书,才发觉原来不屑于一本书的书评,因为书评总要涉及作家,用一本书去评价一个作家,这是不公平的。
用一本书的时间打发无聊,不妨用许许多多的书填满生活,心灵精神的净化,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