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一本很简单的关于整理术的小书,其中的“断”、“舍”、“脱”即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舍弃无用和多余的物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作者山下英子在22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瑜珈,被传授了“断行”、“舍行”、“离行”的理念,并从中体会到了“断舍离”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当时这本书风靡一时,在日本几乎人人都知道这本书,“断舍离”已然成为了大众口头禅,很多人都运用了“断舍离”的方法改变了自己的家。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作息都是起床,上班,下班,回家,睡觉。不过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很少有人注意自己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自己的家,有句话说的好“企业好不好,上个厕所就知道”,同样看一个人的生活,看一看他的家就知道了。这本小书传达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关于整理术的技能,更多的是通过“断舍离”法来改变生活环境和个人。
通过“断舍离”法改变生活环境
在物质过于泛滥的社会,很多都不能自由选择。“网络囤积症”估计大家都听说过,家里明明都有的东西只要网上搞活动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买,屋子里能利用的面积急剧减少,到处都堆满落着厚厚灰尘商品,购物本应该是件快乐、轻松的事,不过这样深陷其中可是得不到快乐的。另外还有以往留存的东西有执念的人,看到以往留存的东西不免会感到怀念,有好的记忆也有不好的,不过执着于过去可不是什么好事,物品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可是越积越多,它会成为拴住我们的一条绳子,缠的全身不得动弹,阻碍我们的前行。“断舍离”体现的其中之一就是极简主义。“断舍离”会让我们在有限的空间内思考这种占有欲,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舍弃无用和多余的物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对于此应该收拾家中的破烂儿,将有用的留下,无用的但有价值的可转赠他人送到更能使它派得上用场的地方去!
通过“断舍离”法改变个人
书中谈到的“麦森的杯子”因为被主人认为是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层次怎么可以使用呢,所以一直被压箱底。在潜意识里就已经形成了我配不上这杯子,从而就表现为-天哪,这东西如果被我使用就太可惜了,以后等我达到这种水准时再用吧。为自己而买的东西也觉得等我把现在用坏了,之后我会用它的,就那么办了!那么当初为什么要接受它或者是买它呢?要通过物品的价值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这样的人是很可悲的。 “断舍离”体现的其中之二是由减法到加法。物品可以折射出自己,不要再通过减法来评价自己,试着使用高于自己形象的物品在潜意识里为自己加分。不仅是在工作,在生活上也要做加法评价来评价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