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很多新论断新观点,我印象最深的是: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不再是以前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以前钱不够花,现在钱够了,生活的主要追求是多彩而不是丰富度了。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我好像丰富都还不够啊!
是的,我跟你一样的感觉。
可是,这不是说国家的论断不对,而是我们自己要警醒了。
为什么大多数都丰富了,自己还不行呢?别人都精彩了自己还是黑白呢?
为什么?你自己心里还没点×数么?
你每天几点睡几点起来?周末呢?假期呢?
我姐夫十多年来每天凌晨一点左右睡,不到五点起。
姐姐姐夫在外打工多年后,回到重庆,开了一间能坐下十来个人的餐馆,姐夫当大厨,姐姐负责招待和送餐。
姐夫家在重庆乡下,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城里买房,孩子出息。
于是他不顾姐姐的担忧,在小店里把包子、馒头、面条、稀饭、中餐晚餐夜宵全开起来了。
是不是觉得不太可能?我开始也觉得,可是他们做下来了。
代价就是他每天必须凌晨四点多就起床发面做包子馒头,煮稀饭,再赶在菜市场开门时去买到最新鲜的菜,然后忙一整天生意,晚上再收拾,点豆花,熬面臊子,一点多再休息。
我姐说姐夫每天都是一挨枕头就打呼噜。
当时他们就住在门面阁楼上,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去玩过一段时间,7月,重庆的空气被热膨胀的像是我在青海雪山上的感觉,呼吸都困难,而且每次都是热乎乎的空气进去,再伴随着不停滴落的汗水蒸发回到空气中,再被人们吸进肺里,所以整个重庆都在稀薄的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汗味。
逼仄的楼梯上到阁楼,就是用薄木板隔开的隔间,作为两个卧室,没有空调。
在靠窗的位置,放着小侄子的书桌,他就在这学出了年级第一。
刚从凉爽的青海到重庆,我热的无法入睡,可是姐夫两人还是一进房间就发出鼾声。
我姐也不轻松,每天睡得时间稍微多一点,白天却也必须匆忙的奔跑在店里,以及周围小区送饭的路上。
如果不是我在那玩,他们每天经常忙得只吃一顿饭,匆忙中,五分钟解决。
除了辛苦,他们还异常的节约,姐夫已经多年没买过新衣服,姐夫的手机摔了后一直用皮筋儿捆着在用。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大前年。
大前年,他们换了对面一个大些的门面,在原来的阁楼上买了180平米的复式房,有两个阳台供我姐养花,侄子上了涪陵最好的重点高中,他到不是花钱去的,成绩好学校抢去的。
去年,他们又要了二胎,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
虽然我给他们说过不认同他们这种生活方式,但我有时候在想,我如果能坚持辛苦那么多年,应该也能奋斗出更好的未来吧,可惜,我没这个耐力。
所以我自己明白,为什么那些天分和我相当的人生活会比自己好,别人的成就会比自己大,那不是别人的运气好,只是,我睡梦安详的时候别人还在努力前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