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
尽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
利用不容易被工作或私事影响的时间最好,例如,如果利用每天开始工作前的时间,就不容易被安排好的事情影响。
当然,我们很难开始就做到最好。经常会发生,“打算早晨七点开始学习,结果没睡够而无法集中精神””计划晚上八点阅读,结果经常被偶发事件影响”等情况,所以,请在实际生活中多方尝试,如果无法顺利进行就改变做法,找到最佳行动模式,并把此模式“嵌入”日常生活当中。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当下的时代,时间碎片化,注意力分散,很难专注一段时间静守自己。请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静守时间,提升自己,打磨一项技能。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个人能静守自己、专注力强的时间是早上5点到7点和晚上的6点到10点,我一般早晚间打坐和读书。但是,心态不稳,贪多,要打坐、读书、跑步、做大礼拜、培训演讲...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的事情质量不高。
【A2:以后怎么应用】
设计好自己的静守时间,5-7点和19-22点,安排好生活和应酬,空出这些时间段,同时进行三个以内的提升。早上打坐1小时、培训训练1小时,晚上大礼拜1小时、课诵1小时、写作1000字/1小时。对于还没有时间练习的技能,进行排序,先3个月提升3个技能,再考虑换其他技能。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人们认为感受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自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他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没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非暴力沟通中要求表达自己的感受,即对方做的事情对自己产生了影响、自己感受如何,要深刻体会自己当下的感受,并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然后,人容易漠视自己的感受,倾听权威。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一般表达时提自己的要求,跳过了自己的对事情的看法,自己感受,这样让对方感觉自己强势,不通情理,自私。
【A2:以后怎么应用】
每一次表达时,想好表达策略,即非暴力沟通模型(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即观察)。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觉(即我的感受如何),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比如: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诉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在讲述事情原委后,谈谈这件事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自己内心的感受,等待对方的回复和情感互动。
【R 原文片段】
如果你不在谈话技巧上花心思,很容易表现的咄咄逼人,使谈话陷入僵局,因此需要改变你的谈话方式。我的建议是,需要考虑做出改变的不仅是说什么,还有如何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可变因素:
1.节奏—对话的节奏应该加快还是减慢?
2.音量—你说话时声音有多大?你应该提高还是降低音量?
3.打断—是你打断对方,还是对方打断你?
4.停顿—在回答对方之前,你能否等一等,稍作沉默?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说话表达没有技巧和策略,容易让人感觉强势、咄咄逼人,场面易陷入尴尬。说话时想好表达目的,然后从以下方面达成表达目的:节奏、音量、打断、停顿。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一般我情绪不稳、精力不足时,说话会单刀直入,说话强势,给人强压的感觉。
【A2:以后怎么应用】
每一次表达开口前,确定表达目的,再想好表达策略、表达方式,最好考虑表达内容,不可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