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小说概述
小说《人生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且又先天残疾,他的童年是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的,这对形成他孤僻而又敏感的性格有很大作用。当他踏入社会后,又承受了爱情苦痛的折磨,他遇到了伦敦的女服务员米尔德莱德,米尔德莱德愚蠢粗俗且瞧不起菲利普,但菲利普疯狂地爱上了她。菲利普把所有的钱都给了米尔德莱德,为了博取米尔德莱德的愉悦,花钱让米尔德莱德和其他男人出去旅游,心甘情愿抚养米尔德莱德和其他男人的孩子,菲利普心里清楚自己这么做很蠢,也很讨厌自己,但是却一而再地接受了米尔德莱德对自己的不屑和羞辱。其实,菲利普是一个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他不愿为了“侍奉上帝”而虚度自己宝贵的一生,所以不等毕业就断然离开了死气沉沉的皇家公学,离开皇家公学后,他在伦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当过6个星期的练习生,后又他去法国学画画,随后又去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当他一无所有、生计无着时,在一家服装店当过顾客招待员。最后借助伯父的遗产继续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拿到了医师执业资格证。菲利普一直在努力摆脱各种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寻求人生的真谛,在饱尝人间艰辛,历尽世态炎凉后,得出结论:生活就像一条波斯地毯,虽说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实质上却毫无意义。
丨积极面对周遭的一切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虽然年幼父母双亡,但是父母为他遗留了一笔不小的财产,且寄养人伯父伯母颇有责任心,伯母视菲利普为自己的亲身儿子一样疼爱。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先天残疾,幼时遭同龄人嘲笑,长大后遭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主人公时常对此感到非常痛苦,但这同时也造就了他细致入微的洞见人性的能力。
——很多时候,看似很糟糕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审视的话,还会发现一些特别美好之处。
丨理智选择正确的爱情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深深迷恋上一位爱金钱、讲虚荣、头脑平庸的女服务员米尔德莱德,结果让自己极度痛苦,甚至想过自杀。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GOULD法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谈到,“萨默赛特·毛姆在他的小说《人生的枷锁》中描绘的爱是一种有病的爱。那是一种病,如果你们发现自己有那种病,应该赶快把它治好。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而且我们应该去爱那些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先贤。”
——没有互相仰慕为基础的爱情,倒不如没有更好。
丨勇敢尝试所想的事物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放弃唾手可得的奖学金,因为他确定牧师不是他想要的职业;菲利普顶着压力义无反顾跑到巴黎学画画,因为他知道巴黎是学画画最好的地方;菲利普放弃画画转而学医,因为他知道画画除了需要勤奋和智慧之外,还需要横溢的才气,他不想永远只做二三流的画家。
在旁人看来,菲利普是一个朝三暮四、做事不持久之人,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就,但是他的这些经历,让他接触了各种丰富的社会百态,让他更清楚地认清自己,让他省悟到人生的“真谛”。
——如果我们摒弃了心中所恶、尝试了心中所想,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在年老时不会抱憾自己的犹疑和软弱。
小说类书籍,我一直不是很感兴趣,总觉得阅读完之后对自己没啥用处(本人有点过于实用主义),这是一种错误的偏见。其实,小说是作者用人们更乐于接受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一种个人或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了解社会、体悟人性的一种不可多得的上乘工具。
《人生的枷锁》这本书,我花了2周的业余时间细细品读, 每每读到主人公的种种遭遇,就会不时陷入沉思:这些遭遇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咎由自取的?如果是我,那又会做出何种选择和行动呢?
贯穿我们一生的,是亲情、爱情和事业。亲情是从小生活的周遭环境,爱情和事业是成年后的遇见和选择,无论幼时周遭的环境,还是记事起的所遇和选择,都会造就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都直接影响到我们人生的幸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