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突闻评论家刘绪源老师病逝,我不敢相信,脑子里好长一段时间是空白的。这不可能是儒雅睿智、谦和亲切的刘老师啊!有幸聆听过几次刘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刘老师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及《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他的主要学术方向集中于在中国现代文学、儿童文学理论及中国思想史等领域,已出版著作二十余种,儿童文学理论专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文心雕虎》《儿童文学思辨录》,有现代文学专著《解读周作人》,书评书话集《隐秘的快乐》《冬夜小札》《桥畔杂记》《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翻书偶记》《我之所思》等。
2014年,刘老师获首届“蒋风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短短的颁奖词中,刘绪源多年来的学术风格可见一斑:“刘绪源先生善于在中国文学史的宏观历史背景下研究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问题,关切着大文化背景下儿童与儿童文学的本体;并且能够跨界研究、观点透辟地从美学、哲学与新史学的视角梳理与思考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与当下。作为学者和评论家,他的研究和批评凸显于这个时代的突出印记是:他的执着,他的独立精神,他的学术良心和他的文学担当。
今年杭州的儿童文学年会上,他还为我们作了《浙江人的拗劲、内向和低调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的讲座。我还记得他说道:“文学作品中不回避土气,土极而雅,俗极而雅,这种高雅的土气,形成浙江文化特色。浙江作家应写出第一流的作品——改变文学的生态……”
一切似乎就在昨天,我却不知道,那时候的刘老师早已病魔缠身,乐观坚强的他,却依然在播撒儿童文学的种子,让人肃然起敬。
这张照片是去年金华儿童文学创作会时,我和先生与刘老师拍的合影。画面里的刘老师身着蓝色毛衣,精神矍铄,笑容可掬。对于我这样的创作新人,他丝毫没有架子,亲切询问我创作的方向,像一位慈爱的长辈,给予我鼓励和肯定。那温暖的笑容,定格在我脑海里,像一枚太阳,照亮我的心……
刘老师走了,留下了他的书,他的思想。感恩刘老师,当我翻开他送给我们的书——《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再次读着这些文字时,整颗心被淋湿了……愿刘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