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有一阵子没有写感想了,越不写就会越不想写,如果归因的话,我会先想到自己的原因,因为懒惰不想写。如果再想想别的原因,就可能会有这样的,因为最近没有强制要求交作业呢。
讲到归因,自己感受比较深的是自己有时归因错误或者未能全面归因,出现了一些对别人的误会,后来会感觉很愧疚。
比如班上一个孩子,经常不交作业,其实后来发现是习惯性不写作业。你问她作业呢,她的回答从来是,忘带了,或者不知道是哪里的,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刚开始有几次放学她说钱掉了没法回家,我拿出1元钱给她。后来她经常这样我也就不相信了(要知道不是1元钱的问题)。我说,既然是这样,那就自己想办法解决吧,当时觉得自己有点残忍,后来她当然安全回家了。其实后来我也会想,万一又一次是真的呢?
所以我是个受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判断的人。在班上处理孩子们的问题时经常也是依据孩子们以往的表现,以往的行为习惯做出判断。
比如有一次上课铃声响,老师已经进了教室。有几个孩子抱着个球进来,我拦在门口说迟到了要收球。因为他们几个都是班级足球队的成员,所以我没问就肯定认为是他们是因为踢球贪玩导致迟到。因为是体育课,同学们都排队去了,被收了球的人坐在座位上一脸的愤怒。
我首先是跟他们说上课的规则。显然他们不同意,还是愤愤的样子,其中一个还拽起了拳头。
然后我想想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所以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迟到?一个孩子说,同行的人赶回教室时摔了一跤,他回去扶他所以迟到。摔倒的同学为他作了证明。另一个说踢球时球被高年级的同学抢走,铃声响时未能及时收回来导致迟到,也有同学为他证明。
这时我态度软下来,跟他们说,不管什么原因,上课迟到是事实,当日的表现分要扣除。依据事实情况,球归还了他们。
其实现在想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因为平日他们学习期间我没有明令禁止他们课间10分钟不能去踢足球。所以这些足球爱好者只要是有时间就去踢球,即使是只有5分钟也不能放过,就算是下雨也要去球场溜达一圈,等到上课时就难免会迟到。
其实我也是不想扼杀他们的兴趣,这些学生几乎都是对学习不理睬的,但对足球却有浓厚的兴趣。还有就是,这些人往往是攻击性比较强,限制他们的活动只会给其他同学带来麻烦。如果不让他们课间踢球,还可以让他们干点什么?在我没想好之前,我也想试试看,能不能建立他们课间的秩序,只要原则上不迟到,这件事情我还是会允许。
其实学会正确归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学会多方面思考问题后,发现自己的视野变宽了,方法也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