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接受了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任务的“我”,见到了一个一动不动坐在路旁的老人,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想,大家会脑洞大开,但在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笔下,却只让他们聊了一会天,如果把“我”看成是一个记者的话,他也就只问了老人三个问题,结果这三个问题,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有大爱的老人,这就是海明威的只有一个小片断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桥边的老人》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以“我”与老人的对话为故事,写出了一个大主题——战争,也让我们进一步深思了另一主题——人性。
(一)以小说第一段解读海明威笔下的战争描写:简练又不失残酷。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以上帝的视角带领我们见证了战争带来的恐慌。“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他先给主人公一个简练又明确的亮相,只是这个亮相是有别于和平时代的,你看,仅一句话,没做过多的渲染,但我们眼前就有了这个老人的基本特征:年老、疲累,风尘仆仆。走了多少路,不清楚,但“尽是”二字显然是要告诉你,他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路,而这时他已累得超过了极限,是什么使他要离家万里呢?是战争!老人如此疲惫,那么其他人呢?镜头由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幅众生相。“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浮桥”二字,显然是临时搭建,“桥”用来渡人,但,“浮”字是否也在暗示此桥的不牢固。其次,过桥之人都在“涌”,人多桥浮,隐患多多,过桥是否就能生存下来,但不过桥,留下又会是何种生存状态?再看过桥之人,不知是译者有意为之,还是出于何种目的,他将车的种类与逃难的人并写在了一起,车里坐的是什么人?不知,但车外的显然是平头的百姓。男人和女人是一类,那么与孩子相对的老人去了哪里?这些不言而喻,海明威以他简洁的语言把很多信息交由读者自己去处理,其魅力就在于此——言简意赅。
年轻的、能走的、有希望的统统走了,留下的是如老人般不能自保的,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战争啊!战争首先摧毁的就是人本身。
“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农夫们在踯躅着什么呢?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呢?田地、庄稼、家里的赖以生活、相依为命的动物呢?一切一切,能放得下吗?战争,使他们逃离家园;战争,使他们一无所有;战争,使他们背井离乡,流浪四方,不知何时能归故乡。
读至此,不得不佩服海明威,三言两语就把战争的残酷、人们的不幸,不动声色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了,走不动了。”“太累”“走不动了”,老人的命运还需要去浓墨重彩地渲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