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6日,日拱一卒,积硅步,精进未来的自己。
今天晨读的素材来源于《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主题思想是如何能反观点讲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文中举了很多实例。
这让我想起了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罗振宇讲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卢斯的故事。罗胖用了很多简单易懂,有画面感,有创意的词语向受众描绘出了一个年代久远的一个创业者的鲜明特征,并让人对《出版人》——亨利-卢斯的传记,这本挺小众的书有了深厚兴趣。
这就是讲述人语言的魅力。
他讲“时代”周刊:就是那个出品了“骇客帝国”,“哈利波特”,“指环王”,‘权利的游戏’的公司——时代华纳公司的一份子。
蒋介石曾经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10次,而罗斯福一共才上过8次,丘吉尔也是8次,希特勒7次。亨利-卢斯 可谓是新闻行当的祖师爷,
亨利-卢斯一生都与中国有着巨大的渊源,可以说为了中国操碎了心。
这样的介绍,一下子就知道了大背景。
亨利-卢斯说过一段话:我办那么多杂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见识贫乏的上层阶级,为那些初涉世事的富豪的子女,为忙碌的商人,准备一周一次的桌边谈资。
简单来说,用有趣的话讲这些人听得懂的事情。
罗胖为此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假设一个人从来没有涉足过古典音乐,可能听过一些词,今天我给你介绍钢琴家肖邦,我咋介绍他懂得更快?——
肖邦,小白脸,在法国混,主要靠一些贵妇人养活,但是他在艺术上其实就是今天的周杰伦,充满了那种年轻的朝气,跟当时音乐界都不一样,算是吹来了一股新风,圈粉无数,这就是肖邦。
这样你马上就听懂了吧,而且你会对肖邦有兴趣了,对吧?
亨利-卢斯当年就是这么一个做事的人,你对他感兴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