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夜里睡不着,不由翻出原来儿时的一些电影,电视剧重新看了一遍。细细想来这些影视作品包含了大量教育内涵,只可惜我们没有好好品味,深入理解。在此,希望各位与笔者一起回味一下这些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作品。也许它们带给我们的思考比现在的所谓一些外来理论要更接地气,更有味道。当然,这是一个系列,还请各位坚持读下去。今天先奉上第一篇。
“我头上有犄角,犄角,犄角……我身后有尾巴,尾巴,尾巴……”这首歌一经响起,我想很多人都能说出这部作品的名字,《小龙人》。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寻找母亲的过程,但其中不乏表现出了我们那时的家庭状况,就是多数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父母很少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缺少陪伴。同时,也反映出孩子是需要伙伴的,从伙伴的身上及与伙伴的游戏,生活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这部作品也许看过的人不多。这部作品叫《少年特工》。讲述了一群来自各式各样家庭的孩子集中到少年军校,从陌生到熟悉,从个体到集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克服了自己身上的一些毛病,问题,也逐渐培养出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团队观念,并让孩子们逐渐认识到要想做到出类拔萃,要想取得成绩,就要经过努力,经过淬炼。
刚才介绍的都是电视剧,现在分享一部电影,叫《天堂上的回信》。这部电影讲述了祖孙情,天伦之乐的家庭故事,但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描写了现在社会上经常出现的“隔代教育”问题。其中老演员李丁扮演的爷爷是个退休邮递员,他与孙子之间并不是我们现在隔代教育中惯用的“宠爱”,“溺爱”方式,而是通过与孙子交朋友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当然里面的突出矛盾还体现在了父母所坚持的西方式教育与爷爷所秉持的东方教育的矛盾。
再来分享一部电影,名字叫《战争子午线》。之所以分享这部电影,主要是它从一群孩子的视角描述战争与和平,现实与梦想,责任与担当……那么它具备的教育内涵恰恰就是刚才所说的。我们成年人现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总是用自己的视角进行分析判断,而我们恰恰忘记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观点与视角,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当然这些观点与视角,分析与判断也是基于环境,基于特定背景下形成的。但是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静下来,慢下来,倾听孩子心中那份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