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于2015年11月份,是一篇旧文。因为有读者想了解我的过往,所以翻出来让大家能对于“我是谁”有个更好的了解。
2015年11月的时候,我正式升级为新精英的资深咨询师。2年不到,算上公益,咨询过200多人,差不多平均2天就会接到一个新人个案。
2016年11月的时候,我预计,只要公司不改晋级制度,我应该是毫无悬念的晋阶资深专家。
据说,我是我们公司(新精英生涯)有咨询师这个岗位以来晋级最快的一位。如果你2014年的时候关注过新精英官方的活动或是上过认证班的课程,你一定听古典、赵昂、李春雨、王鹏等人提到过我的名字,说这是我们学员中以历史最快速度进阶的人,然后我的照片打在认证班的教材上,咨询师发展那条线上小的看不清我美丽容颜的那张就是我。
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好值得拿出来说的,一个人从原来的领域干了9年,干烦了觉得干到了顶端不想干了,又遇到了生活中的一个巨大的困难然后沉入谷底,接着凤凰涅槃了,转行做了一件自己很喜欢又很擅长的事情而己。
就好像你们从自己原来干烦了的工作中转行出来,从事一个新的工作,从底层实习生干到了小LEADER一样,稀松平常的事情。只不过我的时间用的短了一点。
所以,我想先说的就是时间快了一点这个事情。
一 唯“快”不破
我这个人做事情很快的,这一点是我当了咨询师之后才发现的。
起因是当时搞执业班的开班典礼,公司咨询总监只给我2天半不到的时间准备,只有我和公司的史延岩老师和毛玉玉一起负责。2天半不到的时间里,我们手里都还有各自的其他工作,我有咨询,她俩有本职工作还要开会,我们仨在这2天半的时间开了6次30分钟的短会,方便我用来分配任务和监控进步。
我们最后完成的时候,她俩都非常开心和有成就感。她俩说,太不可思议了,清纯姐,我们之前都觉得这事儿不可能完成。没想到最后完成的这么好。
事后我总结了一下,之所以又快又保证效果的完成是因为任务分配和分工协作的好,流程好。还有就是同事给了很多的帮助,临场出现音响没声音的时候,同事把苹果本拿来临时救场等。
可能是之前做生意养成的习惯。以前做电商工作室的时候,一个新款一个新的系列,如果晚3天上架可能销量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利润。所以当一个新款或是一个新的系列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团队都是加班加点的,最短时间内模特拍照完成,最短时间内照片修片完成,同时商品文字与相关数据完成,形成说明文字配好图片上架,这个同时店铺首页海报做好营销开始执行,前端客服开始接单。从新品入库到第一批库销售出去,我们经历过的平均时间最短的不超过24小时。有的时候并不是一件商品这样,是几乎所有的商品都要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上架,让顾客看到。
这是一种习惯——我之所以称之为习惯是因为,8年左右的时间,自打我组建团队开始,8年的时间都是这种速度过来的,一遍一遍的走流程,出了问题检查相关环节,修正,调整,然后让系统运转更加正常。就算我有千万次想懒惰都不允许,因为在做这些的过程中,我用一个系统把自己放在里面,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所以,“快“这个字,在我这里有的特殊意义,是我个人独有的本领。
(我要是说,我就是比一般人聪明,你会不会咬我?!没事儿,你咬我吧!)
二 “一心多用”
做咨询师之后我发现了我的另一个特质,就是“一心多用”。恰是这个“一心多用“,才帮助我做的更快。所以我第二个想讲的就是“一心多用”。它不同于当下流行的“斜杠青年”。
这和我在咨询中和好多来访者讲的要专心做好一件事儿好像冲突了。所以特别想说说这个一心多用。 就是在做一件主要的事情的同时,其他辅助的事情也要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我的咨询师介绍页面里介绍我曾经从事过很多不同领域的职业,这些职业好像都跨度比较大,相差非常远。比如,摄影师,珠宝旗舰店的经理,还有淘宝工作室团队创业,真的好像八杆子打不着。
我的来访者也问我,你怎么做过那么多领域的工作。我说别人做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会做至少2份工作,主职一份,兼职一份。
其实摄影师是为了做珠宝生意和淘宝生意打磨的辅助技能。在这两个工作的最初,因为招不到合适的摄影师(其实我要求合适的就是能拍出大片效果价格又比大片收费低的摄影师--你们看,老板都是这么抠门的),所以我只能自己琢磨一下。本身学了15年的美术有很好的绘画功底,所以一试就试成了摄影师。因为我们是淘宝上第一家采用真人模特照片展示服装的卖家(2005年的时候还都是官网图片或是粗糙挂拍的照片),所以当摄影师拍摄人像就是我平时练习的一个技能。
于是,在团队创业的同时,我又兼职了摄影师,也搞了很多公益的人像摄影展,比如当时豆瓣上非常有名的《只爱陌生人》给陌生人拍照活动就是我自己弄的,给北京这个城市我不认识的陌生人拍一组照片,听他们讲述一下自己的故事。(其实后来当咨询师,喜欢听来访者讲他们自己的事情也特别擅长听,是可以从以前的经历中找到源头的。)
这2年做咨询师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了“一心多用“的模式。
为了了解不同行业里不同职位的能力要求,我和马华兴老师一起做了《行职业揭秘》微信公众号,其实这个号是我们做咨询师的“磨刀”功磨出的成果,后来有咨询师找我做督时的时候问我,给来访者分析出了能力和优势,但是定位不出来更多的职业方向怎么办?我说去做行职业调研,你自己都不知道职场世界有什么,你怎么给来访者指方向。
后来还有一件事也是“磨刀”的功夫打磨出来的。
因为我发现有许多非常基础的职业理念我每次都要在咨询里和来访者说一遍,我为了省事儿省时间,就开发了一个公益的短课放在多贝网上,10分钟一节,把那些基础的弄免费课的方式给到需要帮助的人,来访者我也会让他们在咨询前先看一下。
还有我现在已经开到第7期的魔力沟通课,其实最初的初衷是有的来访者说人际关系搞不好,这种案子聊多了发现,其实是沟通和人际关系基础不过关,所以开发了这个课程,总结了很多语言沟通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其实咨询本身就是在做两件事儿,一是用语言交流解决问题,另一件事儿就是在建立良好信任的关系基础之上做第一件事儿。所以,这个课也可以说是“磨刀”的功夫磨出来一件成果。
还有写作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写文章,也发表过,但是在做咨询师这2年的时间里,写了近300多篇文章,创下了前半生的写作记录了。
其实一个咨询师需要发展出来的技能和思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都一一练到了。这就是我说的“一心多用”。好多人觉得做一份工作就是把这个工作做好,这没有错,但是你会发现,做好这个工作可能需要调用你的其他方面的技能,练这些技能也是需要投入时间的。
所以,我觉得“一心多用”帮助我走快了很多。
(注:这个和斜杠的最大区别就是,我的那次斜杠后面的身份是不是支撑我的主要身份,以精专搏分散,专一的背后又有辅助技能的训练)
看了前面的你可能会觉得,我能做得多是因为我有时间。说真的,你说对了,我就是有时间。那么很重要的一点,时间是哪儿来的?
其实我仔细分析过自己,在做实习咨询师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个个案就是我自己,把我自己像解剖小白鼠一样解剖过无数次。我发现我有一个毛病,就是特懒爱玩也贪玩。不瞒你们说,我现在每天玩qq军棋要玩2个小时,晚上睡觉前还要看2个小时的电影和电视剧。学习成长这种事情对我来说,特别无聊,纯粹是工作需要。我要是特有钱,保不准我天天玩这个玩那个,一点儿正事儿不干。真的,我分析过我的MBTI,第一人格就是那种享乐型的。
好,说回正题,时间哪儿来的?
因为我懒又爱玩,所以我经常为了省时间省力事想办法提高效率。虽然这么说你们可能觉得我装逼了,不过没关系,信不信随你。真的是这样的,懒人有懒人的办法。
我前面说了,我多年团队创业形成了一种打造系统修正系统的能力,这个能力帮助我在做事情的时候节省掉很多时间。
我每做一件新领域的事情,做完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总结回顾,把过程梳理一遍,形成一个流程一个操作系统。我的本子里和脑袋里装了很多做各种事情的操作系统,一般做过3遍之后,系统就完善了,熟练了之后就会特别快。之前和好多人说过,做事情要回顾,可他们都不信。
美国空军飞行员执行完轰炸任务还要回来写个轰炸记录总结,记录飞过去按投弹再飞来这个过程中的细节。
你以为是在走形式嘛?其实是你把很重要的事情弄的跟走形式似的。
其实这是一个在快的过程中的“慢“环节,需要你每个动作的拆解,反复的打磨。
我做了正式咨询师的前10个案子做的非常慢,凭回忆写了逐字稿,反复分析,也练成了现在强大无比的语言分析能力。
我的沟通课学员说我,清纯老师可以听你叨叨半小时然后几乎一字不差的把你说的重复出来,然后指出里面所有的问题,包括用词包括逻辑包括隐藏的情绪和攻击性等等。
这就是前面慢的时候真的要慢要细,到后面就是非常快。
所以,我做咨询师用的好多技能是以前就曾经用过练过的,而且形成了系统,在做新的领域的事情的时候,比如做行职业调研的时候用到的思维和当初做生意的时候做商品市场调研反馈一样的方法,同样的思维过程,所以就快。
好多人其实并不喜欢下笨功夫琢磨,只是想快点儿把事儿做完了拉倒。但是,所谓的积累不单是量上的体现,更多的是一个人内核系统的积累。你的大脑能cover的事情越多,你的系统越完备,你的时间才会用的越少。
我写这篇文章,从早上8点20开始写,写到这里是9点35分,期间喝水吃早饭用了15分钟。大约是1小时的时间吧,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数数字数。
(你可别真的去一个一个字儿的数啊,贴到word里,用字数统计。所以,要学会利用工具,也是让时间变多的方法。)
单位时间内效率提高了,大段的时间才能空下来玩啊!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时间其实不是挤出来的,是你练着练着你的手法快了,做事儿的时间变短了,你的时间才会多起来。
四 整合资源
我不吹牛,我擅长的事情之一是转行,最擅长的事情是资源整合能力迁移。
我曾经好长一段时间的咨询师页面上的介绍和咨询重点都是在突出这个方面,我的咨询寄语是“没有浪费的经历,只有没整合好的资源”。
在我还在咨询师“黑马营“受训的时候,一个资历比我老的咨询师看了我的简历说,你的这个经历你将来也就只能做做创业的个案了。我当时听了之后就开始想这个事情,如果把我自己挂到新精英的页面上,一个来访者会因为什么原因愿意出钱让我给他解决职业困惑,解决什么样的职业困惑。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解剖自己,反来复去的解剖,哪些是我自己特别擅长的事情和思维方式,哪些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且验证过有用的可以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到别人的,这个过程从实习的时候就开始进行了,一直持续至今。
我可能是咨询师团队中咨询师介绍页面改过最多的版本的咨询师,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换一个角度去介绍自己能给到来访者什么帮助,一方面是不停的从不同的角度来整合自己,一方面是拿自己当做咨询的工具去在咨询中去用,在更有针对性的个案中去用。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自己以前管理团队,擅长打造系统维护系统,所以我才在自己的咨询师介绍页面上写下“有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这段经历让我接到了大量中层管理者的咨询,以及想要升级的管理者后备军。这些人和我一起探讨管理者的职业发展问题,我也能在不断的咨询当中一次又一次的重新整合自己在管理方面的优势。
像我把以前经商领域的思维迁移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自己当成一件商品去推荐出去。挖掘这个商品的卖点。以前有咨询师请教过我,怎么能多接案子。我说,如果你是一件商品,那么你的商品基本功能对顾客是没有吸引力,你的附加功能才是卖点。其实就是说,咨询师会做咨询这是最基本的,能挂到官网页面上的咨询师哪个不是会做咨询的呢?所以,除了会做咨询之外,你咨询做的好不好有没有突出的咨询技能或是领域,那个才是卖点。
可能我在咨询师的这条路上用了很多别的领域的思维,迁移到咨询中,才能特别快的突破和进步。比如,我最近在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会在咨询中引用一经济学的一些东西帮助来访者做决策,其实做职业决策和做经济决策本质是一样的,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考量哪些因素,如何控制成本保证收益,其实是一码事儿。这些都是在任何领域都可以通用的。
另外,在整合资源这个事儿上有一点很重要,你原来领域学习的和积累的东西,在新领域里如果你不更新不补充新的东西进来,原来的那些经验技能思维方式会在2年后就失效,会让你停滞不前,所以新旧整合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把你自己当成一个电脑操作系统,没事儿就要升级,旧的打个补丁,没事儿的时候多装个软件以备不时之需,这也是一种整合。
有好多来访者觉得转不了行,换不了岗,其中有两个很大的原因,一是从原来的经验中没有挖掘出能支持新领域的资源,二是没有不断的添新的资源到自己的内核中,原来的枯竭了,新的又没有输入进来,所以只能等着水干河枯。
五 运气好
年轻的时候写文章喜欢写自己过得如何不好,如何遭遇波折,如何大起大落。当然也的确起起伏伏过多次,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合伙全都搭进去了,又赚了一桶金又生活感情不顺利了,我一度觉得自己就是韭菜,长势喜人的时候就得被一刀割了重新来过,挺悲催的。 所以,做咨询师之前的文章里写的事情伤春悲秋的比较多,忧郁伤感的比较多。
像这种,“35岁的时候我站在巨大的黑暗当中!“
好像我不把自己评为年度最悲情人物都对不起观众一样。
做了咨询师之后,我重新回顾的时候发现,其实我一直都是非常好运的,我每次被割韭菜一样的被割掉的时候,我也没死,而且重获新生。
我每次在绝处都能遇到贵人相助,总有人在关键的时刻出现拉我一把。我慢慢觉得,我其实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人。
当我发现这一点之后,好运气的事情就更多了。总有些机会铺在眼前,有更多的贵人出手相助。所以我特别感谢在我咨询师路上我遇到的每个人,我的老板,我的上司,我的同事,我的顾问,我的来访者。我好像把每个人身上的好运气都沾了一些,然后整个人在做了咨询师之后也喜气洋洋的,真的是喜气洋洋的。
所以,如果说能顺利晋级资深咨询师,那一定和好运气脱不开关系。凭个人一己之力无法得偿所愿。虽然我用了通篇80%的篇幅在讲我个人的事情,那是因为这些好运相伴之事没法一一尽述,还有就是这些好运气和其他人都有很大的关系,要是一一写出来大家都去要好处要好运,岂不是给朋友们添麻烦。所以不能通篇尽述了。但是,得到贵人相助这一定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虽然写在最后,但缺之不可。
如果有天让我讲个人经历,我可能讲的最多的都是,运气好而已。
我依然相信一点,做成一件事是偶然事件,个人努力一部分,好运气一部分,部分可控,部分不可控,没有什么百分之百,没有什么确定无误,一切看机会。你们信也好,不信也好,反正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注:这是一篇去年的旧文,今年看来这文章的风格难免有些骄纵,虽然我个人的优秀我从不掩饰,但风格上确实有些锋芒。可无奈我就是个风格有劲的人,我喜欢来势汹汹的感觉。
今年年底还会写一篇总结,看一年来自己的变化和收获。到时候两篇对比吧,风格是不是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