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让课堂静下来吗?
随堂课时,我会因为课堂的沉闷而大发雷霆。讲公开课时,更是会因为课堂的沉闷而尴尬。
“人们总喜欢热闹场面,总怕冷场。”包括评课的时候,好多老师也会因为课堂学生的活动不积极,氛围不够热闹评点一二。于是乎,热闹的课堂成了好课的标准之一,为了热闹而热闹的课堂充斥着伪真学,热闹之下所获甚微。
真正的教学智者不时会让孩子们陷入“意义充溢的沉默”,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敢于让课堂沉静下来的老师是胸有成竹的,课堂的静凸显孩子们思维的活跃,潜在的思维进阶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那些浮光掠影的热闹,是无法成为风景停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什么决定着课堂的氛围和走向?一定与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有关。反思日常教学中,人们不约而同“问答式”,碎问碎答,缺少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构建,没有主问题的提纲挈领,如何拎起“高效课堂”这串葡萄!
结合我自己的课堂对此有很深刻的感触。教学之初,文本解读能力肤浅,仅靠教参设计课堂,甚至是翻阅多本教参,唯恐有知识点讲不到,呈零散状推进课堂,学生接收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缺少系统性的联系,教师越下功夫教,学生的反馈越被动,收效越甚微。后来有了提高,开始钻研主问题的设计,又遁入另一个牛角尖里面,狭隘地解读了主问题,导致一节课不敢也不会发问,教学进入了死胡同,那是一段特别苦恼和郁闷的阶段。接着通过学习有了新的认知,课堂开始有了设计感,也收获了几节比较满意的课堂设计。现在更是意识到返璞归真,大道至简,清晰且有维度的设计才能成就学生和自我。
就像盖尔格所说:“词语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沿波讨源,洞幽察微,去探寻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焕然开朗”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