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子骤荐,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注:上文节选自《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一章,鉏麑是故事中的杀手。当时晋国的在位君主晋灵公昏庸无能,施行暴政,以戏弄民众为乐。朝中权臣赵宣子(即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执政赵盾)屡次觐见,进尽忠言,想不到晋灵公不但置若罔闻,反而对赵盾渐起厌烦之心,最后忍无可忍,于是下令让朝中力士鉏麑秘密前往刺杀赵盾。可谁知,当鉏麑清晨潜入赵盾家中时,无意间见到他对君主一副忠心耿耿,毕恭毕敬的模样,便觉自己滥杀无辜实在有违良心。但他又不好违抗君主之命,于是一头撞向门外的槐树自寻死路。】
寥寥几十字,就将整个故事中鉏麑出场的部分描述得清清楚楚。而剧情似乎发展得过快,感觉还没好好认清这个从半路上突然冒出来的杀手,他就已经死在我们面前。
后来,我常常把这段历史当成故事讲给别人听,热泪盈眶地谈起“触槐而死”四个字是如何如何让我感动。但很不幸,每当我谈及此处时双耳常常被旁人的一阵阵冷笑充斥,我不禁心寒。
“我靠,死得也太快了!”
“鉏麑真的是太蠢了,这有什么好送死的。”
“要是我,我肯定不会这样去送死。”
……
对鉏麑的批判声不绝于耳,诸如此类。
也是,如果仅仅只是粗略地看一眼,大家觉得他死得莫名其妙也情有可原。那么,问题来了——鉏麑之死,真的值吗?
还不如这样想想,如果鉏麑没死,结局又会怎样。赵盾会不会被他所刺杀?不会。以鉏麑的为人来看他绝不会为自己的苟活而滥杀无辜。可如果他杀人未遂空手而归,还不是照样被国君处死?
逃走?似乎不太现实。身为晋国大名鼎鼎的力士,逃走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将更加坎坷多舛,甚至是九死一生。一方面,他必定会遭受晋灵公的追杀,恐怕插翅难逃;另一方面,他还可能背负后世人对他“不忠”的骂名。
所以,当鉏麑这样忠心耿耿又是非分明的大臣,遇上晋灵公这样的暴君,死,实属无奈之举。舍生取义,似乎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鉏麑的死,着实令人敬佩。我无数次问自己:如果我是鉏麑,我敢这样做吗?或者说,冒着永远无法被世人理解的风险,我敢不敢不作任何解释就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死去?
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都会不自觉地绷紧,却迟迟听不到半点回音。
这又令我不禁想起公孙杵臼,电影《赵氏孤儿》中那个为义而死的勇者。在屠岸贾的人挥剑的瞬间,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起身用命抵挡的。要知道,他要保护的孩子并非与他有血缘关系,甚至赵家人未曾有机会将孩子亲自托付于他。但他明白,赵家孩子一旦被交到他手上,他便要尽己所能守信重义,即便是搭上自己性命也无半点怨言。
有时候,舍身取义这种事要的是勇气,更容不得犹豫。重义之人,不会止于“尽力而为”,而是为了坚守心中道义,即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在这一点上,我与鉏麑相比,实在是自惭形秽。
说到底,鉏麑之死,既不是为晋灵公,也不是为赵盾,他为的是自己。在“贼民之主”与“弃君之命”之间,他无法做出选择——忠义既已注定不能两全,一死了之是唯一让他良心所安的方式。
我会永远记得这位在《左传》中一闪而过,却令我印象深刻的勇士。
他的勇气,我敬佩。
他的形象,我景仰!后记:
其实对于“如果我是鉏麑我会怎么做”的问题,我的真实回答是——不去杀赵盾,是肯定的。但同时我会跑回朝廷大吼一句:“晋灵公你个狗皇帝,洒家不干了,你来啊来啊有种跟我来决斗啊……”不过我真这样做的话,估计会在十秒内被拖出去斩首示众……
所以说,还是现在社会主义大好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