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深夜食堂。
东京的是营业至凌晨的小酒馆,有酒、有简单菜肴,可能也有一个高高瘦瘦脸上一条疤的厨师兼老板。
纽约的深夜食堂,可以是街头那一个个售卖泰式炒饭、传统热狗的流动餐车,也可以是街角那个24小时营业的3.99美元一个的现烤披萨店。
而在重庆,除了中国大陆晚上夜宵胜地的各种大排档和烧烤摊,深夜还坚持营业的面馆,也是重庆的深夜食堂中最重要的一个所在。
1
不限量的辣椒油
各种面条或米线在煮面师傅的操作下,几分钟就能热腾腾的出炉,递到食客的手上。面条选择也丰富,红汤的有麻辣小面、肥肠面、杂酱面、牛肉面、泡椒猪肝面、鸭血面等等,清汤的也有鸡汤面、豆花面、三鲜面……
重庆广播电台附近的朱妈面庄,就是人气颇高的一个24小时营业的面庄。最开始是晨昏颠倒的主持人们下了班喜欢过来吃碗面,觉得口味不错,在广播里提了几句。然后广播的忠实听众,各位的哥们,跑夜班的也喜欢过来歇下脚,吃碗面,提提精神。后来广播电台附近又开了几家知名夜店,玩咖们喝了酒散了场,也喜欢过来吃碗面,去去酒劲。小小的一个面店,人气越来越高。
面店的老板庄哥,出去玩了一个月回来,第一次值夜班收钱。晚上12点半,进来一个姑娘,短头发白色廓形衬衣牛仔长裤,微胖,附近电台上班的姑娘常见的打扮,但她脸上架了副墨镜,遮住了三分之一的脸。姑娘指了下面店的菜单,说:“红烧牛肉面,三两。麻辣味重点。”
“好嘞。”庄哥收了钱,让挑面师傅煮好了面,送过去。
红烧牛肉面,是庄哥店里的招牌。每天,相熟的牛肉贩子都会给庄哥送来挑选好的牛肉,一口大锅咕嘟咕嘟的烧着牛肉清汤。麻将牌大小的牛肉块搭配雪白的劲道弹牙的面条,浓厚的牛油汤底红的夺目,几片嫩黄的白菜叶垫在面条下,面上撒上几颗翠绿的葱花提香点色, 浓香扑鼻。
戴墨镜的姑娘,拿起桌子上的辣酱罐,往面里倒油辣子,一直倒,一直倒。
庄哥看得心痛。这姑娘得有多能吃辣阿,这辣椒油熬起来还是费料费劲啊。
庄哥虽然心痛油辣椒,但也没有说话。这是一个面店老板的职业素养。
庄哥一直认为,能吃辣和不能吃辣的顾客,都要一视同仁的对待。他对重庆有些面店老板碰见喊少麻少辣的顾客就打白“不吃麻辣那还来吃啥子面”的霸王行径和碰见猛倒辣椒馆和醋瓶子的顾客又在旁边叫“不能吃辣就多放醋不要再加辣”的小气行径都是看不上的。
庄哥看那位姑娘倒了辣椒,用筷子挑了面,一气吃起来。她也没有像很多食客那样,边看手机边吃面,就一口接一口的吃着,像饿极了。10分钟不到,就吃完面走人,脸上的墨镜一直没有摘。
2
神秘的墨镜姑娘
姑娘第一天来,是这样。第二天来,是这样。第三天来,也是这样。连着来了一个月都是这样,戴着墨镜,点了面二话不说吃完就走。
庄哥有点纳闷。晚上营业的店堂,各种各样的怪事很多,戴墨镜的人也有见过。现在的年轻人,在夜店装酷戴墨镜,但过来吃面的时候,还是大半都把墨镜摘了的。而电视上那些晚上戴墨镜的黑社会,那才是电视上演的,来庄哥店里吃面的操社会的人,哪有戴墨镜的哟,那是专门戴了给警察和仇家醒目的嘛。所以这个姑娘有点奇怪;每天深夜都不摘墨镜的客人,庄哥还是第一个见到。
不仅庄哥奇怪,店里新来的那个端面的小妹也奇怪。
小妹偷偷的问庄哥:“老板,那个女的是不是眼睛有问题哟?半夜戴墨镜。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小面店,又不需要显摆啥子潮流。”
“我啷个晓得啊。”
小妹继续叽叽喳喳的问:“老板,你说,她是不是去割了双眼皮,或者去纹了眼线,眼睛肿了,所以才戴的墨镜?”
“或者人家是做了近视纠正手术而已。”庄哥说。“快点去端面,不要八卦了。”
小妹不情不愿的终止了议论,去端面了。
这个奇怪的客人,来了三个月,但墨镜还没有摘下来。看来既不是眼部美容手术,也不是近视手术。
小妹又在八卦:“老板,你说那个女的是不是眼睛是瞎的,所以戴个墨镜?就像那个什么阿炳?也不像啊,看她走路没有什么障碍,也没牵条导盲犬。”
“去,去,去,”庄哥挥手把谈兴正浓的小妹赶开,“我也不晓得。你不要多议论客人了。”
过了一会,赶不跑的小妹又跑过来了,神秘兮兮的跟庄哥说:“老板,我问过挑面的王姐了。王姐说,那个戴墨镜的女的就是电台主持晓丹,以前主持白天交通节目,现在换到深夜情感节目的晓丹。哇,没想到她长这样。王姐说,三四个月前,晓丹跟她男朋友, 可能现在是前男友了吧,在我们这儿吃面。晓丹就一直在哭,好像那个男的说了她,她就带上了墨镜,然后后来每回就戴墨镜了哦。”
3
牛肉面往事
“王姐还说,原来晓丹还多瘦。我还真没看出来啊。哎呀,每天一碗面这么容易长胖啊?老板,我们的员工饭,你是不是要给我们换换花样了哦……”
晓丹又在凌晨一点半走进了电台隔壁的面庄。她照例点了碗三两的红烧牛肉面,然后坐在角落的位子。
面庄里煮面的锅子一直烧着,气温总是比店外高几度,一层水雾一下子蒙上了晓丹墨镜,晓丹的视野朦胧起来,恍惚中,她看见阿宇就坐在对面,冷着脸看她。
阿宇是她的男朋友,以前的。
晓丹本来不爱吃面,是阿宇爱吃面。她和阿宇在川外念书认识谈恋爱。那时候最经济实惠的约会项目就是下了晚自习,两人在学校外面的面馆叫一碗牛肉面吃。每次,阿宇都叫一碗三两的牛肉面,然后让老板再拿一个小碗,给晓丹单独挑一小碗面。阿宇爱吃辣,他的那一碗面总是加了很多辣椒,红红的一片。晓丹晚上吃得清淡,自己那一小碗面里就是牛肉原汤清清的一碗。
红红辣辣和清清淡淡,四年的牛肉面吃下来,两人还是好得蜜里调油,毕业了还在一起,成了班级里硕果仅存的“班对”。晓丹进了电台,从编导做起,然后开始主持一些白天的小节目,几个月前被调去主持大火的深夜情感节目 《都市夜归人》。阿宇在市区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几年下也是事业小成。大学同学们都羡慕他们,工作挺好,又生活在这房价非常合理的准一线城市,压力适中,大伙儿都一直问他们什么时候买房结婚生子。阿宇总说,我听晓丹的。晓丹甜滋滋的,倒也说不急不急,等两人钱再攒点能一步到位买个洋房的时候再结婚。
可世事无绝对,等着等着就变了味。就像重庆最有名的十八梯眼镜牛肉面,你还以为这个红火的面馆会一直一直开下去,借着创投的风口开放加盟开发调料产品,风光上市走上人生巅峰;结果老板得了罕见渐冻症突然去世,面店说关就关。
小概率的事件一发生,就已经发生,不可挽回。晓丹本来以为固若金汤的关系,突然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就在晓丹调去晚间节目不久,她发现阿宇变了,变得对她小心翼翼,格外客气。她偷偷查了阿宇的手机、微信,却也没看出什么异样。晓丹查觉了这种变化,无从知道这种变化的原因,也只好装作不知道,掩耳盗铃似的假装一切正常。
这种正常延续到那天,阿宇来接她下夜班,在朱妈面庄如常点了一碗牛肉面,在面汤涌起的白白的水蒸气后,跟她说:“我们分手吧。”
晓丹并没有太吃惊。她就像一只寒号鸟,一直在心里跟自己说冬天要来了冬天要来了,四处纷飞着想要去找一些枝条筑巢,但冬天的寒风一下子就掀开那个简陋枝条搭就的小窝,在自然的变幻之前,小鸟根本没有抵抗之力。晓丹的心瑟瑟发抖,之前默默在心里对自己的宽慰和心理建设一下子都抓不住了。她无法控制自己,哭了起来。她只能竭力让自己不要发出声音,手捂着脸,但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从眼睛里滚落下来,她还是发出了抽泣的声音。
阿宇坐在对面,没有再说话,也没有或者无法安慰她。大概过了两三分钟,他压低声音说:“别哭了,你这样,别人还以为我欺负你了。”
晓丹努力止住抽泣,她知道自己现在肯定很难看:眼睛肿了、鼻子红了,说不定还有鼻涕要流出来。她看见对面的阿宇,冷冷的看着自己,目光里也许也有一丝嫌弃,担心自己的哭泣给他惹来了难堪。
是啊,阿宇并没有欺负她。就像有的花开得再好看,但就是结不了果。爱来了,爱走了,有理由,也没有理由。也许阿宇已经尽了心想让自己挽回,但没有办法,那在所谓的“小三”、“小四”出来前,和和平平的分手,已是对过去关系的最大尊重。
晓丹的理智试图说服她平静的接受这个结局,但她的眼泪可不听理智的调派,仍是稀里哗啦的流着。晓丹伸手在包里摸索,摸到了纸巾,还有墨镜。她把墨镜取出来带上,遮住自己红肿的眼睛,还有阿宇冷淡的目光。
4
魔芋粉丝唤醒
这已经是四个月前的事了。晓丹还是摘不下脸上的墨镜。
晓丹觉得躲在墨镜后面,很安全,能够挡住存在记忆中的那个冷淡的目光。她现在每天来吃一碗面,三两,为两个人,仿佛这样就能有10分钟的时间回到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大学时代。时间如水,她还是想追。
咣当,一碗面放在桌上。晓丹一看,怎么不是面,是粉丝。
“小妹,上错了。我点的是面。”
“没得面了,只有粉丝。老板请你的。”端面的小妹答道。
晓丹看了看四周,其他的顾客都好好的吃着自己的面。
小妹有点尴尬的说道:“你的面没有了。这是魔芋粉丝,我们的员工饭。”
“老板说,这个热量低。”
庄哥在柜台边,不经意地瞥向晓丹坐的这边。这个姑娘主持的节目,声音很好听的,守夜班的时候,他常听。虽然是上不露脸的夜班,但姑娘还是瘦点好看啊。男朋友,还能再找嘛。
晓丹,看着碗里雪白的魔芋粉丝,埋得多多的白菜叶,心热热的,眼眶也热热的。她摘下墨镜,魔芋丝反射着店里日光灯的光,白得有点耀眼。
暗色的墨镜拿开,光亮照进来,像灯光骤亮,电影散场。
结束了,哀悼结束了,怀念结束了,弃我去者不可追。
晓丹默默地吃着魔芋粉丝,不理腮边留下的泪。她决定,刻舟求剑就此结束,这是最后一次为这同一件事再流泪。
成长就是变得复杂,变得能宽容的、怜悯地看待自己,那个狼狈的自己。
然后扶起狼狈的自己,吃好东西,继续出发。
魔芋面(粉丝):魔芋精粉制成,保存在碱水中,口感Q弹,超级低卡,减脂期间晚餐、夜宵的推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