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花精
「英國花精 (The Bach Flower Remedies--又名巴哈花精或巴哈花藥) 」由英國名醫創立,運用天然植物能量與自我覺察心理情緒的方式,幫助現代人處理心理與壓力困擾,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已使用約七十年,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自然療法
英國巴哈醫生(Dr Edward Bach)在多年的行醫生涯過程中,發現身體健康與我們的思考與認知等心理狀態習習相關,所以要治癒疾病,如果只治療身體是不夠的。他認為心理與身體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要真正治療身體的疾病,心理問題的處理是首要的,而當心理問題完全獲得解決後,身體才會真正康復。基於這個理念,他放棄倫敦優渥的薪水,移居到倫敦北部一處村莊,在那裡他開始走遍英國田野,找尋真正能幫助人們獲得健康的新方法。
巴哈醫生運用敏銳的直覺,以神農嘗百草的方式,逐步找到三十八種能協助人類解決各種心理困擾的植物與泉水。在發現各種花精的過程中,巴哈醫生不懼身體所出現的強烈身心症狀,反而視之為找到適當植物處方的助力。而經濟的壓力,與來自英國醫生協會取消其醫生執照的威脅,都不能阻止巴哈醫生為人類找尋一個真正能幫助康復的方法。終於巴哈醫生於1936年完成整套系統及所有海內外的測試,並將這套療法囑託其傳人後,在年底於睡夢中辭世。
英國花精的宗旨--自助助人
英國花精諮詢師使用「談話諮詢」方式,讓人們瞭解自己與花精的使用法後,自我療癒
英國巴哈醫生自完成 花精系統以來,全世界已有許多人使用這套系統成功提升身心健康。也因它的神奇效果,許多國家紛紛參考其原則與方法,開發出各種花精系統,據瞭解,澳洲、美國、阿拉伯、印度與台灣等地都有類似的系統,而用來選擇花精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簡單歸納後大概可分為如抽花精卡的直覺感應法與儀器測量二種,這二類的方法或許有用,但許多人不知道,這種選花精的方式可能無法充份發揮巴哈醫生所創這套療法最珍貴的精神,並可能減低這套系統所能發揮的深度與廣度。
巴哈醫生當初發明這套療法就是希望每個人能夠關注自己的情緒,進而達到"認識自己"與"自我療癒"的目標,使用儀器與直覺感應法,或許有用,但是較無法讓人經由自我覺察情緒的過程中,學習到處理情緒的方法。一般說來,使用儀器與直覺感應法所找到的花精,有時可能是人們心理問題較底層的原因,不是人們目前所能查察的情緒,所以常有些人會覺得所找到的花精似乎不符合自己的心理狀態。舉個例子來說,小明原本是位羞怯膽小的小孩,剛上學時,因為曾受過同學的欺凌,所以開始武裝自己,常藉故發脾氣讓自己看起來很凶作為防衛,日子久了,他早就忘記自己那種容易害羞與害怕的特質,只知道自己很容易發脾氣,這時如果告訴小明,他需要的是處理恐懼與擔心的花精,必定會讓人覺得有些疑惑。而且有些心理問題的導因,可能不是人們目前有勇氣面對的問題,太早對人們坦露,對他們可能會是一種傷害。再者,如果人們經由花精之助再加上自我覺察後所得的領悟,這種領悟常會有很強的淨化力量,這是使用感應或儀器法所難以企及的效果。
巴哈醫生希望每個人都能覺察自我情緒,並使用花精來幫助自己,所以當初創立這套系統時就以"簡單"做為最 核心的精神,創立的花精數量皆力求精簡,讓一般人能較快學習到這套方法,做為自助的基礎。使用直覺感應法看似簡單,但是因為這種開列處方的方式,一來其可信度不是十分穩定,二來人們無法培養自我覺察的習慣,所以並不理想;而依賴儀器的方式,不僅無法養成自我覺察,人們還必須一直回去接受他人幫助,無法學到自己處理情緒的方法,所以二者都不是很理想。
正統的英國花精諮詢師必須堅守使用"談話"方式,而不是使用儀器或如抽花精卡、占卜、U型環等感應法來幫人們選擇花精。諮詢師以陪在個案旁邊的方式,配合他們的腳步,協助他們找出目前最感困擾的問題,再以剝洋蔥的方式,一層層協助人們進入內心世界觀察自己的情緒,再教人們使用適合的花精協助他們走過每一層心靈關卡。所以當人們接受這套方法的協助後,不僅可以讓人瞭解從小到大因自我防衛所發展的情緒模式,還能學習到花精的使用方式,將來就不須依賴諮詢師,而能夠自己幫助自己,這才是"給魚竿,而不是給他魚吃"的根本治療。
這也是為何,「英國花精總部」會嚴格要求其所屬會員堅守"談話"方式的原因,因為,我們的宗旨就是希望人們都能瞭解自己,最後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行有餘力並可幫助自己的親友家人恢復身心平衡,現在已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緊張、壓力常是導致像心血管與腸胃疾病的重要原因,如果自己或親友在急躁與壓力大時就可以使用花精緩和情緒,這樣或許可以大幅減低像胃出血等身體疾病發生的機率,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在身體疾病發生前或初期階段就可獲得幫助,不用等到嚴重的身體病痛發生後,再把所有的工作全數交在少數醫生與醫院中,大幅減輕醫療負擔。
原文链接 http://www.thefloweremedy.co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