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可以说是我国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了。无论耄耋老者还是黄口小儿,鸿学大儒或是文盲白丁,提起孙悟空来,都能说出一二,津津乐道。孙悟空这么成功,当然是因为它辅佐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伏妖降魔,最终修成正果的感人事迹所致。
同时,孙悟空深含哲理的名字也为它增色不少。作为一无父无母,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儿,孙悟空的名字怎么来的呢?原来,这是一位大神级人物所赐。
西游记第一回中,东胜神洲花果山之上,有一块仙石,因受天地精华,某天产下一枚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猴子生下来五官俱备,四肢皆全,学爬学走,拜四方,还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玉帝,颇有些本事。不久,这猴子因寻得水帘洞,被众猴拜为“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
美猴王在山中享受三五百载,忽然动了道心,悲伤起“年老血衰”、身亡之后的归宿问题,不免忧恼。通背猿猴献策,说天下有“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子听了大喜,决心“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首先他到了南赡部洲地界,脱了别人衣裳,学人说话、行礼,想寻访求仙之道,奈何此处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行至西洋大海时,想着海外必有神仙,自作舟筏,飘过西海,到了西牛贺洲地界,访得一座秀丽高山。碰巧一位山野外樵夫在唱“黄庭之道”,急忙求问。得知不远处灵台方寸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里有一个神仙,名为菩提祖师,正是神仙人物。
这猴子立马前往求引见,待见到神仙本尊之时,美猴王倒身便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连喊“师父”。祖师问他姓甚称谁,猴子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又问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祖师暗喜“这是天生的”,让猴子走两步看看。猴子跳起来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祖师于是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了满心欢喜,叩头又求再赐个名字,好让人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自此,无父无母的石猴有了正儿八经的名字。顶着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这只猴儿上天入地,干出一番常人不能及的伟业出来。
随着故事的发展,孙悟空又有了其他一些称号。大闹天宫之后,太白金星举荐孙悟空上天为官,玉帝封为弼马温。这个名字是孙悟空的耻辱,以后谁喊它弼马温它和谁急。反出天宫之后,孙悟空回到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后被天庭承认。
此外,还有泼猴、孙行者的名号,分别是如来、唐僧给他的称呼。最后功成身就,如来给他封为斗战圣佛,达到人生巅峰了。
在所有这些名号中,还是孙悟空这个名字传播最广、最有哲理。孙,符合婴儿本性之论;悟是感悟、修行,空是无我的境界。悟是过程,空是结果。当人实现“无我”时,他就不会再为其他外界事物所左右,有了通达的内心,以及一种澄明的境界。如果达到这种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已忧,当然也达成了境界的超脱,实现了个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