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琉璃厂
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专程去了趟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和平门外,是一条长约一里路的小街,街面铺着淡青色方砖,漫步在这宁静的小街中,衣襟上仿佛沾染着淡淡的纸墨清香。
元大都时这里是为元世祖忽必烈修建皇宫而烧琉璃的地方,街名因此而来。
最先,京都的旧书市场在广渠门报国寺那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才移到这里的。 清人无名氏有一首《游厂肆》“倾城锦绣压成都,九市精华萃一衡。坊贾夸人书满屋,山妻谪我米如珠。纷来燕地衣冠谱,谁仿吴兴仕女图。独有慈仁名刹废,日高野鼠绕楹趋。”记录了这段历史变迁。
由于清代琉璃厂附近有全国各地的会馆,进京赶考的学子和书商就在会馆周边进行图书买卖,弘历时皇帝又集中了大批文人学士编纂《四库全书》长达十年之久,因此形成了琉璃厂为图书大集市;编修《四库全书》的官员程晋芳等人的宅第就坐落在那里。程晋芳写给袁枚的诗:“势家歇马评珍玩,冷客摊钱问故书。”袁枚看后点明:“此必琉璃厂也。”当时的清朝没有图书馆,文人学士有意无意中经常在这里找个摊位欣赏字画,鉴赏古玩,颂诗论文,成就琉璃厂为读书人和文化人荟萃之地;据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里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
有很多的名人,如王温玉,鲁迅,郭沫若,徐悲鸿,齐白石等人均在此寻觅书画,留下许多轶闻趣事。启功先生曾说:“我青年时从上学到辍学,年长时过着边教书边卖画的生涯,直到今天,都从没有和琉璃厂中断过联系。如果说,书店是我的开架书店,那么荣宝斋是我的艺术博物馆,”
这条街上还有不少的地摊,五花八门的书籍包括古玩在这里都可以淘到。
今天,我走在这条街上,仿佛看见鲁迅先生和其他文人经常来此访书会友的身影。
穿梭在各种书画之间,映入眼帘是清代民俗建筑,堂字号鳞次栉比,红椽绿檐,街北边是北方古朴的房屋,南边是俏丽的江苏彩绘。紧密相连的店堂内陈列着古籍,金石篆刻,名人字画,各种文房四宝......
“垂帘不卷久留香,古砚微凹聚墨多。”在荣宝斋我看见了它独特的一面,应用了木刻,印刷了大量色泽浓淡的古今名画,一时饮誉海内外。
“曩出城南路,常过荣宝斋。卅年为一世,声誉遍天涯。雕刻实称绝,收藏亦复佳,画师时雅集,提笔各抒怀。”叶圣陶先生在荣宝斋对这家老店作了由衷赞美。
琉璃厂东街的铺面上还有几家古玩店,许多失去的东西在这里找到它才感到更可贵。
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