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正能量”的负作用
有本长盛不衰的畅销书叫《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是张德芬。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
这本书说,一个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心境之中,他就会不自觉地总要去寻找符合这个心境的环境和东西,所以正能量心境带来好运气,负能量心境带来坏运气。更进一步,好的心境还能让人心想事成,能把你想要的东西带给你。具体的方法,就是想象。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说“得到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那么张德芬这个理论,就是“得到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是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这个东西”。
用张德芬的原话来说,就是“当你真心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这个理论科学吗?正能量真有用吗?
1.正能量
用想象的办法得到一个东西,这个思想并不是张德芬的原创,它来自一个已经流传上百年的叫做“吸引力法则”的理论体系。朗达·拜恩的《秘密》,说的就是吸引力法则。
《秘密》也好、《遇见未知的自己》也好,吸引力法则的操作套路是一样的 ——
你要放松自己的心情;
想象一下自己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比如你想要一个学位,那你就想想学位证书是什么样的,得到这个学位以后的你是个什么情景,越详细越好,你要非常相信自己能够得到这个东西;
向宇宙、或者向上帝,索要这个东西,把它吸引过来;
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这个东西,并为此向宇宙或者上帝表示感谢;
等着。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得到这个东西。
这简直一听就不靠谱,怎么就能把东西吸引来呢?当然这里面是有机制的,也许上帝听到了你的心声,也许整个宇宙之中有一张正能量网络,还有人说这是因为量子物理学!
吸引力法则有用没用我们等会儿再说。大多数人肯定是不信这个吸引力法则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相信类似的东西。
比如说,现在有一个身材不好的人想健身,人们就会鼓励他,说你应该想象一下自己身材好是什么样。多想想健身的结果,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正能量激励方法吗?
再比如说,有很多搞成功学的人,号召把自己的目标写出来,贴在墙上,每天早上起来大声朗读。“我要成为百万富翁!我要拥有大房子!我是个强人!”每天强化。有些公司和组织,就经常组织员工喊这种正能量口号。
如果你觉得这些有点 low,还有别的形式。比如参加高考的学生,把名校的校徽贴在墙上,或者给自己画一张录取通知书。
还有更高大上的做法,叫做“你的梦想是什么”。“梦想”,在我们这个时代绝对是好词。汪峰老师最爱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以前有首歌叫《北京欢迎你》,其中有一句歌词就是“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梦想的年轻人才有活力、才充满朝气、才自信。
在《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里有个说法:为什么中国现代年轻人无法实现他的梦想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敢梦想。原话是这样的:“我一直认为,‘心想事成’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事。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与愿违呢?……第一层障碍是,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梦想,或是鼓励我们让梦想成真。”
所有这一切,真的有用吗?应该是做个科学实验。
2.负作用
关于正能量的科学实验早就有人做过,而且做了不止一个。
心理学作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出了一本《关于幸运的科学》(The Science of Being Lucky),其中就列举了好几个这样的实验。
1999年加州大学研究者的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学校里面再过几天就要考期中考试了,研究者想看看正能量梦想对考试成绩有没有什么影响。受试学生被分成了三组 ——
第一组学生每天花几分钟想象自己*已经*取得好成绩之后,是一种什么感觉 —— 这组就是“正能量组”;
第二组学生的任务也是每天花几分钟想象,但想象的是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如何准备考试;
第三组是控制组,没有想象任务,该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
实验结果是正能量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最低。他们不但得分低,而且为考试成绩做准备花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他们梦想自己取得了好成绩,的确获得了更多自信 —— 但自信的结果是他们就不怎么准备考试了。当然正能量梦想也有好的作用,第一组学生的心情,在考试之前都一直比其他两组好。
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二组。他们想象了准备考试这个动作,可能这个想象起到了提醒的作用,他们真的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准备考试,结果自然取得了更好的成绩。第三组的成绩排在第二组和第一组之间。
由此说来,正能量梦想不但对结果没有帮助,反而有负作用?
其他实验也有同样的发现。有个研究测试了“吸引力法则”对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有没有什么帮助。实验组的学生按照张德芬说的那样,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好工作,是一个什么情景 —— 比如说我想象自己在大公司有个高薪的职位,想象自己坐在写字楼里工作的样子。
结果发现,参加了吸引力法则想象的人,他们发出的工作申请书比别人少,他们实际花在找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比别人少,他们收到的工作 offer 也比别人少,最后他们得到的工作的平均工资也比别人低。吸引力法则,只起到了负作用。
一个实验是让大学生测试正能量思维对找到男女朋友有没有帮助。
实验者先找到一些有暗恋对象、但是从来没表白过的大学生,让这些学生自由想象,你将来会和自己暗恋的对象发生什么样的关系。有的学生想象出来的是正能量,比如我跟心仪对象在教室里面突然之间目光相遇,充满深情,彼此之间马上迸发了火花。但也有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象负能量,比如一个女孩想象的是:“本来我们都是单身的,有一次我们两个终于有说话的机会,他向我发出了邀请!可是我居然跟他说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我把事儿给搞砸了。”
根据张德芬的说法,正能量想象应该带来好的结果,负能量想象应该带来坏结果,对吧?
结果恰恰相反。过了五个月之后,研究者考察了这些学生感情生活的变化 —— 想象正能量的学生,交友成功率明显不如想象负能量的学生。
类似这样针对所谓“positive thinking”的实验。有个实验考察做大手术的病人,让一组病人想象自己恢复之后的样子,比如参加舞会之类;另一组病人则想象手术的凶险、恢复过程的困难 —— 结果正能量组的恢复情况远远不如负能量组。
还有个说法不是说比赛之前要多微笑,给自己带来自信吗?有个研究的统计结果是格斗比赛之前越爱微笑的,越容易输。
所有研究一致表明,正能量对结果只有负作用。
3.白日梦应该怎么做
之前流行一句话叫“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种自我激励也太廉价了。如果查理·芒格炖的是真鸡汤,“梦想”这种说法简直就是用鸡精冲出来的鸡汤。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那是用一个为当时社会规范所不容的、有点离经叛道的设想激励听众,是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在高喊自由。你拿一个个人的美梦糊弄自己,这算什么事儿呢?
正能量梦想之所以有负作用,就在于它想象的是做事的*结果*,人们会自我暗示,仿佛已经得到了这个结果,以至于不想去做事了。
而取得了好效果的实验,都是让人想象做事的*过程*。
高水平的运动员经常要想象自己比赛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他们想的可不是拿了冠军领奖,而是比赛的细节:场上的风向、裁判是不是公平、对手如何表现、我如何应对、有没有可能发生意外……这样的想象有利于比赛。
甚至还有研究说,在头脑里想象一个训练的过程和动作细节,就好像真的参加了训练一样能起到作用。
想象过程,相当于模拟训练。想象结果,那是精神鸦片。
如果一个人不好好面对现实,不好好解决真问题,大谈什么“梦想”,这岂不是愚昧吗?
知识点二:你在潮流的位置
“信息过载”是个不需要解决的伪问题,只是人的认知初级阶段的表面症状而已。到底是过载、喜欢还是饥渴,取决于你遭遇了多少意外。这条路一共有四个阶段:信息过载、发现联系、把握潮流、等待惊喜。
现在有个流行概念叫“信息过载”。如果你对流行概念没有信息过载,你肯定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说面对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人们有一种恐慌感。你可能还听说过关于信息过载的解决方案,比如说使用某种过滤信息的机制,比如看信任的人推荐的信息。
有时候家人会造成信息过载。比如一起做家务活,她喜欢指挥你。有时候你正在切菜,她又给你分配倒垃圾的任务,你说你能不能一次只给我一个任务!这种情况是真正的信息过载。向一个决策系统同时输入太多信息,它就会无所适从。战斗机飞行员有时候会信息过载,他不能同时处理太多的紧急信号。
但要说知识类的信息,对世界上某个领域的认识,那所谓信息过载只是人的认知初级阶段的表面症状而已。
以前印刷术刚刚在欧洲普及,市面上一下子出现了大量廉价的书籍,就有学者担心信息过载 — 当然那时候不一定是这个名词。学者心想,这么多书可以读,一天到晚读都读不完,人可怎么办呢?
事实是人们都存活下来了。就算特别爱读书的人,临终遗言也不会是“只恨我还有352本书没来得及读……”书多不是问题,人们能适应。
而现在我们正在适应互联网。现在感觉信息过载的人已经比十年前少了,而且还是以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和老年人居多。大部分年轻人并不因为信息多而恐慌,反而是拥有的信息接触路径越多越从容。
可问题是,明明有这么多书没有读,有这么多文章看不过来,怎么还能不恐慌呢?答案是如果你感到恐慌,那是因为你看的还不够多。
比如说,在“国产电影电视剧”这个领域,任何人都不会有信息过载的感受。每年生产无数影视作品,可是观众翻来覆去都找不到几个好看的。当然现在影视剧的水平确实不高,但是别忘了,八十年代电视机刚刚普及的时候,可是不管什么节目都能让全家老少关了灯一起看。
这是因为现在我们看的太多了。再比如说足球,世界五大联赛再加上中超都是值得看的,天天看也看不过来,可是并没有哪个球迷因为没看全而感到恐慌。还有好莱坞电影和美剧,一开始就好像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样看什么都是好东西,真是有点信息过载的感觉,现在也都淡定了。三十年前的留学生有个词叫“文化冲击”,说中国人刚到美国会觉得什么都不一样,感到不适应 —— 现在这个词已经没人用了,中国有些地方比美国还像美国。
不管是什么领域,看多了,就不恐慌了。绝大多数内容,你不看都知道它大概能给你带来什么 —— 通常是并不能带来什么。
那在读书和学术研究这些领域,也能达到“我看的太多了”这种境界吗?其实并不难。你要真致力于学问,你很容易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分解一下这个路线图。
信息就是意外,而喜欢 = 熟悉 + 意外。到底是过载、喜欢还是饥渴,取决于你遭遇了多少意外。这条路一共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信息过载。
比如现在有个研究生,学习成绩非常好,基础知识很扎实,但是从来没做过研究。有一天他终于拿起一篇真正的论文,发现看不懂。他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发现这么多报告都是他从来没听说过的,与会者这么多人他几乎都不认识。他感到了信息过载,心中充满恐慌。
这时候他应该如饥似渴地浏览各大权威期刊,绘制自己的知识图谱吗?不是。他要做是选择一个课题深入进去。他现在是个学徒,要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做一个真正的研究。他必须精读几篇相关的论文,甚至要重复一下别人的结果,看看自己能往下做些什么。
他要做的是单点突破。这个点越大,他接触的其他相关研究就越多。他被一篇论文指向另一篇与之相关的论文,渐渐地就开始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
其实看电影也是这样。新手看电影的正确方式不是整天浏览电影目录,而是找个喜欢的先看再说!有些人喜欢收藏电影,硬盘里装满了电影文件但是几乎都没看过,这样的人不会成为电影专家。同样道理,开始读书的正确方法也是找本喜欢的先读完再说。
第二阶段是发现联系。
研究生做课题略有心得,相关论文也看了不少,下次出去开会的时候,终于遇到了几个能听懂的报告。他注意到有几个与会者的论文他刚刚读过,他还上去跟人聊了几句。他感到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局外人了。
一般人刚开始搞科研的时候, 是把看过的论文都按照题目分类,跟某个课题相关的放在一起。还有另外一条线索,那就是人。同一个研究者做过好几个不同的课题,如果你对他这个课题感兴趣,就很可能对他的另一个课题也感兴趣。
这样你就慢慢意识到课题和课题之间、人和人之间都有联系。整个研究领域,其实是一张由人和想法组成的网!外行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东西,内行看到的是联系。
如果你喜欢一个导演,你会把他所有的电影都找来看。如果你喜欢一个作者,你会读他以前出的书。你顺藤摸瓜。
第三阶段是把握潮流。
看多了,你就发现值得关注的人和课题其实只有那么多。诺兰的新电影一定要看,而对陈凯歌你是早就不抱希望了。我们看娱乐圈里那些追星的粉丝,还有人们追逐各种时尚品牌,他们都到了这个阶段,他们完全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科研到了这一步,你会追踪几个关键课题的进展,你会时刻注意领域内关键人物的动向。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一样,你知道这个江湖上都有谁,谁是谁的弟子,谁跟谁是仇家 ——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做什么。
你不但看过已经发表的论文,还知道那些还没发表,但是他们私下正在做的研究。你知道现在圈内关心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课题能申请到科研经费,什么样的课题能发表到顶级期刊上去。你知道风口在哪。
要说读书的话,你发现每年虽然都有很多新书,真正值得读的也不是很多。你从以前的被动接收信息,已经变成了主动寻找信息。
第四阶段是等待惊喜。
老司机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出乎你的预料。有些老科学家好几年都用同样的几页 PPT。有些书你一看封面就知道里面大概是什么内容。有些号称明星云集、投入巨资的大片,你连预告片都懒得看。
你会觉得现在这个世界的进步速度太慢了。并没有太多信息能让你兴奋,你有时候还感到很无聊。
而与此同时,你心中正在期盼一些东西。你密切关注一些人和事的进展。新产品的谍照、剧组探班的报道、当事人在微博的片言只语,你都注意到了。无数人等着乔治·R·R·马丁出下一本《冰与火之歌》,你甚至担心他能不能活着完成任务。
你盼望某个小说能被拍成电影,但是没人拍。你对某个课题有巨大的疑问,你希望有人去深入调研一下写本书给你看,但是没人写。
只要你保持关注,你就总会得到惊喜。有时候是你不认识的作者,不知从哪里就冒出来出了一本好书。有时候你没报什么希望去电影院,结果居然是一部很新颖的猛片。有时候是你熟悉的一个研究小组突然宣布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旦遇到这样的惊喜,你可能会很激动。对比当初的恐慌,现在这个激动,感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