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作者开头举了一个吃糖的故事,一个孩子的妈妈害怕孩子吃太多糖,就严格控制每天只能吃两块。有一天妈妈发现糖桶里的糖急剧减少,原来是孩子在偷偷的拿糖吃。后来妈妈想了一个办法,糖筒让孩子自己管着,从那以后发现孩子真的一块儿都没有多吃。——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利。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就像一勺糖放进一杯纯净的清水中,必然会使水变甜一样。家长前后的两种做法是教育与反教育的区别,孩子就会前后判若两人。
有什么比信任更值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把管理的权利从自己的手上移交到孩子手上是一件教育大事件,它告诉孩子你不必是家长的臣民,你是自己的主人。一个小孩子,如果他不信守自己的诺言,如此没有自尊,一定事出有因,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的,自尊是与生俱来的。自尊感匮乏的孩子不是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他的自尊心已在生活中被严重磨损了,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是就是损坏的外因。
家长的理念和行为的背离源于两方面意识的匮乏:第一缺少“尊重”的心理基础,即信任。第二是没有找到实现尊重的路径,不知道能带他走上这条途径的是一块意想不到的路标:自由——在教育上这个词的重要性无可取代,但在生活中最容易丢失的也是这个词,卢梭曾为此叹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儿童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几乎都可以在自由或不自由的感受中,成为或好或坏的教育事件,持续性的错误教育总是有代价的,没有哪种一再发生的过失会不留下痕迹。
有的家长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不听话,不守规矩的坏毛病?如果家长平时很少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么遇到个别真正危险的东西或者不可为的事情,你告诉孩子不要去动,孩子会很听话的,凡不听话的孩子是因为他平时听了太多的不许,他对这个词已经产生的心理抗体。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的最大可耻最大最可耻的错误,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失去自由,不能成人。
有 的家长给孩子制定了精美的时间计划表,如果家长只在计划的完美与否上打转转,不给孩子自由决断的机会,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那么完美计划将永远是一纸空文。事实上自由就在每一个和孩子相处的细节中,这个宏大的命题需要我们从点滴去实现。太多的人在思考教育的时候,从来都想不到自由,很多人在分析一些问题时,动不动就社会、政策、学校、家庭、个体等等,表面上看头头是道,既宏大又全面,却都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制定规则简单的限制孩子表面看很用心,事实上,这样虽然最简单却是教育懒惰行为,谁不知道在一个弱小者面前发号施令最容易…?保护孩子安全最好的办法不是限制他接触一些东西,而是需要家长尽到引导和监护责任,告诉孩子如何安全的玩,并在旁边看管好孩子。如果认识不到自由的价值,思维就会变得懒,懒惰方法就会简单到只是严加控制,一种控制行不通,仅仅是换一种控制方式。卢梭说过,只要把自由的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不断的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给孩子自由确实比管束更难,但理解透了其实就会变得简单。
在教育中,自由就是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你可以不去关注它,甚至可以不承认它,但绝不能缺少它,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自由是一种可以舒展的空间,是一种能够托举的力量,他让孩子有能力去选择,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