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儿子看了《翠堤春晓》。这是一部关于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传记片,由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38年出品,获得了1939年第11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以前我们曾经看过另一部音乐家的传记电影,同样也获得了奥斯卡奖的《莫扎特传》。尽管影片好评如潮,号称“人物传记的顶峰之作”、“深刻洞悉人性的经典之作”(网易娱乐评),我们却没有共鸣,尤其是汤姆·休斯克把莫扎特演得既疯狂又夸张,甚至有点装疯卖傻的感觉,对此我们表示很难接受。
这部《翠堤春晓》拍摄时间早于《莫扎特传》将近五十年,而且作为一部讲述音乐家的黑白电影却获得了最佳摄影奖。同时,影片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名字也令人充满疑问,伟大的华尔兹(The Great Waltz)与《翠堤春晓》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难道施特劳斯也是一位柳永似的人物,写的都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吗?
直到影片结束,满腹疑问不仅没有全部搞清,反倒又增加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电影中的演员讲的英文为什么都是怪怪的,真实的施特劳斯的婚姻到底是怎样的,影片中的弗朗兹·约瑟夫皇帝是娶了茜茜公主的那位吗?带着疑问,我和儿子纷纷展开了探索之旅。
1. 《翠堤春晓》的名字是谁翻译的?有何特殊含义?
《翠堤春晓》是由我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吴宓先生翻译的。见张曼菱《西南联大行思录》:“…当年母亲专门聘请吴宓教授为美国好莱坞片作翻译。那些脍炙人口的好片名、好译本,《翠堤春晓》、《魂断蓝桥》、《出水芙蓉》等皆是由此而出…”——百度百科
虽然缺乏足够证据,但我还是比较相信这个说法,毕竟吴宓的名字就有足够的说服力。
《翠堤春晓》的特殊含义直到影片结束才真正显示出来。深夜,施特劳斯与卡拉在多瑙河边分别,望着渐行渐远的轮船,施特劳斯内心百感交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八百多年前的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离别,写下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雨霖铃·寒蝉凄切》。影片中的施特劳斯经历了婚外情的痛苦煎熬,告别了热恋的情人,在漫漫长夜过后若有所思地望着晨曦中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在河边用轻快的节奏敲打着水中的衣服的快乐的洗衣妇,生活的美好,爱情的甜蜜,交织成了“圆舞曲之王”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翠堤春晓”与“晓风残月”正是施特劳斯爱情涅槃重生与柳永爱情生离死别的鲜明对比。
2. 真实的施特劳斯的婚姻到底是怎样的?
1862年,三十七岁的施特劳斯与歌唱家Henrietta Treffz结婚。Henrietta,也叫Jetty,比施特劳斯大七岁,是一个维也纳金匠的独生女,在维也纳学习音乐,出于职业上的考虑,她继承了母亲的娘家姓,Treffz。虽然她的职业生涯主要是围绕着奥地利、德国和法国,但是在英格兰与施特劳斯在音乐会上的同台演出为她带来众多的荣誉和祝贺。
1842年到1853年,她一共生了七个私生子。大约在1843年,她成为了富有的银行家莫里兹·托德斯克(Moritz Todesco)的情人,在接下来的十八年中,他们一直保持着情人的关系。托德斯克对音乐非常热爱,经常在维也纳的家庭沙龙举办私人聚会,许多杰出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音乐家和文学家的出席为这些聚会增添了高雅的气质和情调。大约在1861年或者1862年的冬天,Jetty经人介绍与施特劳斯相识,也有人说他们的最初相识是在十六年前维也纳约瑟夫史塔特区的一个剧院舞会上。
1862年8月27日,Henrietta,也就是Jetty在维也纳与约翰·施特劳斯结婚。由于Jetty的支持以及她对音乐的热衷和对商业的敏感,促使施特劳斯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使其作品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准,而这场婚姻给施特劳斯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Jetty作为施特劳斯的抄谱员和私人秘书与他一起工作,扮演了我们现在都很熟悉的音乐世界里的经理人的角色,使得这段时间成为施特劳斯最有活力的创作时期。
他们的婚姻并不是不被质疑的。长期被施特劳斯那些高雅的圆舞曲影响的维也纳的大众们在听到他们结婚的消息时无不震惊。因为她那时已经四十四岁了,比施特劳斯大七岁。甚至是施特劳斯的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也对此忧心忡忡,尽管他最后终于承认Jetty在家中是不可缺少的。他后来在1869年5月2日给自己妻子卡罗琳的信中写到,她记录了家中的所有账目,抄写乐谱,查看厨房中的所有事情,而这一切,她都完成得如此高效和充满仁慈。
经过Treffz不断地劝说,施特劳斯终于像创作其他舞台作品一样来创作歌剧,而这也许是有效激发施特劳斯创造力最重要的贡献。在她的鼓励下施特劳斯创作了著名的轻歌剧《蝙蝠》(Die Fledermaus),并在1863年被授予了梦寐以求的“帝国皇家音乐指挥”的位置。
Jetty在有生之年见证了丈夫在歌剧上的初步但却是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然而1878年4月8日,五十九岁的她却死于心脏病发作,据报告,导致这一切的是来自她的一个私生子的一封令人不安的信件。她经常形容自己是一个“可怜的老跛子”,因为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她一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
她被葬在了维也纳森林附近的墓地,施特劳斯却没有出席她的葬礼。所有的事宜都委托给了自己的弟弟,爱德华·施特劳斯,而施特劳斯自己,则在七个星期之后,于1878年5月28日与Ernestine Dittrich结婚。
然而新妻子对施特劳斯的音乐并不是很热心。他们之间在身份、地位与见解上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她的轻率使得施特劳斯决定与她离婚。由于离婚请求没能得到罗马天主教堂的批准,施特劳斯改变了宗教信仰和国籍,于1887年1月成为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的公民。
1887年8月,施特劳斯迎来了带给他慰藉的第三任妻子Adele Deutsch。她的鼓励使施特劳斯在晚年再次激发了天才般的创意,创作出许多著名的作品,如Der Zigeunerbaron(《吉普赛男爵》)、Waldmeister(《森林主人》)等经典名剧和“Kaiser Jubiläum” Op. 434(《皇家庆典圆舞曲》), “Kaiser-Walzer" Op. 437(《皇帝圆舞曲》),“Klug Gretelein” Op. 462(《聪明的葛丽特》)等名曲。
3. 影片中的弗朗兹·约瑟夫皇帝是娶了茜茜公主的那位吗?
没错,就是他!晚霞之帝王——弗兰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19世纪到20世纪初中南欧洲的统治者,血统高贵,是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传人。弗兰茨·约瑟夫皇帝以他建立奥匈帝国的功绩为世人熟知,他异常勤奋,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洗冷水澡,睡行军床,能熟练运用他的子民的八种语言,还有一位异常美丽的王后,也就是被大家所熟知的茜茜公主。1879年他与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帝国结盟,1914年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把奥地利和德国拉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因肺炎发作逝于维也纳,年86岁。他68年的统治生涯结束时,一切都恍然如梦,他的弟弟在墨西哥被枪决,妻子在日内瓦被一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死,儿子年纪轻轻就自杀,选定的继承人又被塞尔维亚黑手党刺死,他为此发动的报复性战争使数千万人倒在血海中,也使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帝国风雨飘摇,这就是电影里的那位被年轻的施特劳斯拧了鼻子诅咒过的悲剧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在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弗朗兹·约瑟夫冰川就是在1865年被德国探险家尤利乌斯·冯·哈斯特以当时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兹·约瑟夫的名字命名的。(以上内容部分来自《百度百科》)
4. 电影中的演员讲的英文为什么都是怪怪的?
虽然影片是好莱坞的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但大部分的演员都是欧洲裔的。
饰演施特劳斯妻子波蒂的是出生于维也纳的好莱坞著名女演员路易斯·赖纳,她是第一位蝉联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演员,也是最长寿的奥斯卡影后,享年104岁,2014年12月29日在伦敦去世。出演这部影片的时候还不满二十八岁,由于参演了几部德语电影,三年前刚刚被米高梅星探挖到好莱坞。她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分别为《歌舞大王齐格飞》和《大地》。传闻赖纳曾承认这给她带来很大困扰,“起点太高”。她之后的好莱坞演艺之路并不顺利,作品不多。
饰演卡拉·唐娜(Carla Donner)的米莉莎·科犹斯(Miliza Korjus,1909-1980)是一位波兰籍的非常杰出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这部电影是她一生中拍摄的唯一一部电影。她的父亲亚瑟,爱沙尼亚国籍,是一名俄国皇家军队的参谋长,她的母亲安娜, 是以贵族的身份下嫁于他的。后来,她的父母因故彼此分开了, 她在这期间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当还是少女的时候, Korjus便到处旅行以及演唱。在列宁时代,迫于某些压力她逃出了苏联国界进入爱沙尼亚与她的父亲团聚并与一个名叫Kuno.Foelsch的物理学家结婚了。经过一段时期的游历,Korjus在德国继续了她的音乐事业。她的歌剧演唱以及录音迅速使她成为欧洲歌手的领军人物,并获得绰号“柏林夜莺” 。甚至有电影制片人听见了她的录音后与她签署了十年的影片合同。 Korjus 的唯一一部好莱坞影片是1938年的《翠堤春晓》。她第二次结婚是与一名叫Walter.Shector的医生,她1980年8月因心力衰竭去世。
饰演施特劳斯的费尔南德·格拉维(Fernand Gravey)1905年出生在比利时的一个演艺世家,父母都是默片时代的演员,年仅五岁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表演。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来到英国接受教育。1933年才演出了第一部英语片。
另外影片的摄影,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摄影师之一,曾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约瑟夫·鲁登伯格(Joseph Ruttenberg)出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犹太人家庭,十岁时随全家移民到美国。导演朱利恩·杜维威尔是一位杰出的法国导演,被雷诺阿誉为“一位伟大的技师,一位严格主义者,一位诗人”。
经过两天断断续续的补充,终于算是把大部分的问题都搞懂了。虽然影片中很多画面的确很动人,但是影片本身的教育性以及娱乐性都不是很强。相比《莫扎特传》来说,艺术性也不够,但影片背后的故事却带给我们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