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造这个词的人也是不认真啊,随便找两种动物就------
这个词语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农夫赶集回来,在路上碰到一个道士,道士对他说:“你气色不好,三天内会有杀财,还可能受点小惩罚。”农夫很不解:“官府的税已经交了,我也不喜欢和别人争斗,刑从哪里来?”道士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但是起色如此,不可不防。”
农夫不太相信,第二天,在野外放牛,这时恰好有送信的马经过,牛误以为是老虎,上前触之,结果把马给顶死了,农夫不但赔了钱,还被官员打了一顿。
后面的解释说,牛见到老虎必斗,如果有马经过,牛经常会误将马当成虎。指“马”为“虎”,乃牛粗心所致,故有“马虎”一词。
还有另一个传说------
古时候,京城有一个姓贾的画家,名气很大,慕名前来向他求画的人很多。
这人慢慢就骄傲了,认为自己随便画几笔便是杰作。所以,他画画的时候就开始随心所欲,极不认真。
有一天,他正在画室里画一幅猛虎下山图,刚把虎头画出来,就有人登门向他重金购画,而且点名要一幅骏马图。贾画家懒得重新画,随手就在虎头下面画上了马的身子。来人看了,就问他:“大师,你画的这是马还是虎啊?” 贾画家就说:“马……虎,马马虎虎吧。你看,既有虎的威猛,又有马的矫健,难得的杰作啊!”
对这样的作品,人家当然不满意,笑了笑,抬脚就走了。
贾画家却十分喜欢自己的这幅大作,就将此画挂在了家里。
不想,却很快惹出了麻烦:贾画家有两个儿子,智商上都有点不足,脑瓜不灵光。他的长子看见这幅画后,问他画的是什么,画家知道儿子笨,不好用“马虎”来糊弄儿子,就说这是老虎。没想到第二天长子出去打猎,看见别人的马,以为是老虎,三下五除二就给人家射死了,害得贾画家大掏腰包,赔了人家不少银子。
过了几天,次子看到“马虎”图后,也跑去问他画的是什么。画家长了经验,有了教训,这一回可不敢再说是老虎了,就说这是马。次子也记在了心里,第二天,他到郊外游玩,半路碰到一只老虎,以为是马,就欢欢喜喜地迎上去,揪着老虎脖子上的毛就要跨上去骑大马。老虎哪会跟他客气啊,转头一口,就把他给咬死了,尸骨无存。
贾画家悲伤不已,但此时后悔已经晚了。他回家扯下“马虎”图,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随后,他写了一首打油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烧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自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