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缓了好多天,还是不知道从哪儿下笔。
一个人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
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而内心世界的崩塌,却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
如同叶藏的父亲、比目鱼长辈、崛木、书商。
不敢说我生活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黑暗,也许有,只是目前我还没有见到。
我认识的大多数人,深入了解后,都让我感觉到幸福的不像话。如去外地上学,整个家族的亲友都会发消息关心问候,回一趟家,想要什么伸伸手就够得到。我对这样富足的精神生活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我是生长在贫瘠里,尽管我们努力生存,但不得不承认,那里的精神依旧贫瘠。
有了物质,那叫生存,有了精神,才叫生活。
但不要用自身的幸福去尖锐的触碰他人的不幸。
我想了几个很俗气的问题。
叶藏失格生活的源头是什么,是成长环境么,是他认识的每一个摧毁他的人么,是他天生的怯懦么?
他有问过为什么么,为什么生活会变成这样,我要做什么才能改变?
大概只有俗气的我才会挣扎的想要有人给我一个答案。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得到了一些标签,“不幸的童年”、“艰难的生活”,还有一个“哦”,以及不时发出的不屑又荒诞的语气词。
幸福与不幸强大的对此。
我见证过我身体里自我性格的破碎,比我构建新性格块或修复的时刻还多,从发生到幻灭,每一步都让我的自卑和胆怯愈加放大。
后来我每一步都走的谨小慎微,害怕行差踏错,一招失策,满盘皆输。可这样的生活过的很累,就连出门约饭都要提前在脑子里过一遍整个流程。
生活不断的预演、上演、出错。
跟你说你可以改变可以逆袭的人,大多没有站到你的情景中去,不是过于想当然就是把你神格化,仿佛这世上就没有努力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一定是你努力的还不够。
可我们这么努力了,怎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喜欢文学,喜欢她的包容和孤僻。包容万象,也包容我的孤僻。她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但她让你知道,我就是这样,无论如何。
它给我一种感觉,我说什么都是对它的亵渎,它没有让我压抑,反而让我敬畏。
酒店老板娘在描述叶藏的时候,用了一个形容,“像神一样纯正的好孩子”,但那个神纯正一样的好孩子却没有神一样纯正的人生。
总归是过不好这一生,总归是没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