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单位食堂的小姑娘,十一跟团去西安旅游,回来别人问去了哪里,她回答说去了兵马桶。
老公回头把这事当笑话讲给我听。说她还是大专生呢,怎么能把俑读成桶。同事们都背地里笑她,学是咋上的,上学的时候,历史课上没有学过兵马俑吗?
我就觉得这没有啥可笑话人家的,可能她一直以为那个字的读音是tong,所以一直就那样读了,只是没有人提醒过她,所以才没有改正。
这样的知识误区在我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我自认为读书不少,也出现过这样的笑话。
以前有个电视剧叫《康德第一保镖》,电视剧我其实没有看过,我是对里边有首歌感兴趣才知道的这个电视剧。
从我九十年代初期知道这个电视剧开始,我就一直以为,康德应该是一个地方。直到今年我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 才明白,原来康德是年号,我竟然一直不知道溥仪还有年号。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晚知道二三十年,也不妨碍我喜欢听那个电视剧里的歌,不妨碍我的生活。
就像把俑读成桶的小姑娘,她才二十多岁,读个错别字也是和正常的事情。善意的提醒她一下,让她改过来,不就可以了。
人家读啥就那么重要吗,出去旅游一圈,很开心,这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