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古镇位于江苏昆山境内,与相隔不远的周庄相比,显得十分低调。许多去过周庄的游客,都不知道几公里之外还有一个锦溪存在。
最初注意到锦溪,是因为她的名字格外动人。
锦溪的得名,在镇志上有一段诗意的记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水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名锦溪。
走进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古莲长堤。碧波如镜的湖面上,精致的古莲桥,两侧延伸出长长的回廊,在阳光的映照下,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拖着漂亮的尾翼,典雅而灵动。
这座廊桥,虽是新建,却已成为了锦溪最具标志性的景观。
水中荷叶田田,莲花初绽,湖岸遍植垂柳,丝丝袅袅的枝条在风中摇曳。长堤安稳如斯,湖面上的倒影却随着微风轻闪,一动一静,两两相宜。
与古莲长堤遥遥相望的,是著名的陈妃水冢。
提起这座水冢,便要牵出一段缠绵悱恻的往事。据记载,宋隆兴元年,金兵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经锦溪镇时,陈妃因故去世。孝宗伤心欲绝,立水冢而葬之,并在湖边修建莲池禅院为爱妃祈福超度。
最后,孝宗御笔亲批,将镇名改为“陈墓”,以示永远的怀念。这一改,就是八百余年。直到1992年,才重新换回了旧名“锦溪”。
溪水流淌上千年,一缕香魂无断绝。纵使君恩如流水,陈妃的爱情故事,却因这一座小小的水冢,被记入了锦溪的史册,未曾消失在时光的洪流中。幸与不幸,又该如何断言呢。
几乎与水冢同年代建成的莲池禅院,最初是为了守护陈妃的芳魂,后因其清幽雅致的环境,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一时成为结社吟咏的佳处。
在过去的八百多年间,莲池禅院几度兴废,1996年重新修缮之后,渐渐恢复了昔日风彩。虽然不再有千年宝刹的苍凉和斑驳,但其形制依然遵循宋时旧例,厚重简雅,古韵犹存。
人人都说甪直桥美,我倒觉得锦溪的桥也别具风韵。镇上的几十座古桥中,最著名的应属五保湖上的十眼桥。
在民间流传的故事里,十眼桥是宋孝宗亲自督建,其设计灵感来自于陈妃死前留给他的一支玉簪。九墩十孔的造型,既是九五之尊的高贵象征,也为它赢得了“小宝带桥”的美誉。
桥本寻常,一朝染上了痴男怨女的相思,就变得有温度了,何况还是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皇家风流。
走在锦溪的老街上,总会在不经意间被打动。
或许是一弯古朴的石桥,或许是一面点缀着花朵藤蔓的墙壁,也或许是一叶小舟上飘来了船娘唱的小曲儿。
没有拥挤的人潮,你可以悠然从容,踏着石板路,从上塘街走到下塘街。在桥上望舟行,在岸边听流水。
你会遇见一条邻河的风雨长廊,长廊的一端写着“南塘”两个字。你是否想起了《西洲曲》中的诗句: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那么,南塘又在何处?或许就藏在锦溪的诗情画意里。
在周庄的光环笼罩下,锦溪常常是被忽略的那一个。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正因为她的低调,才能在古镇开发的热潮中,保留一份难寻的安静与闲适。
锦溪的风光,并不输给相邻的任何古镇。
你若喜欢,不妨来锦溪的街头走一走,追寻陈妃的故事,欣赏五保湖的长堤与白莲。或是在某个落雪的傍晚,温一壶水乡的酒,静静聆听莲池禅院的晚钟,催促着翩翩归鸟,点点斜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