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这个测试,可以测算你的未来
图书介绍
《认知天性》一书,由罗迪格为代表的11位认知心理学家共同编著。在本书中,首次提出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为人类提供一种简单学习法则。
关于认知天性,我们在此了解动态能力。
阅读原文
来自第六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P162
学不好的领域暴露了你的能力结构
斯滕伯格与艾琳娜•格里戈连科提出,可以用一种动态的方式来测验评估能力。关于发展特长,斯滕伯格认为,只要在某一领城持续练习,人们总能将较低的能力发展成较高的能力。他还指出,标准化测验无法准确评定人的潜力,原因是这类测验的结果局限于一份静态的报告,只能表明测验当时人们处于学习过程的哪个阶段。结合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格里戈连科与斯滕伯格提出放弃静态测验,而用他们称为动态测验的工具取而代之:判定一个人的专业程度;把精力集中在那些表现较差的学习内容上;用跟踪测验评估进步,调整学习精力,从而不断提高专长。
因此,测验可以评估出弱点,但并不是说弱点就代表着能力不足、无法改变,而是要把它看成一种知识或技能的缺失,从而进行改善。和标准化测验相比,动态测验有两大优势:它能让学生与教师重视那些需要提高,而不是已经完善的领域;它还具备在两次测验间衡量学生进步程度的能力,可以更加真实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潜能。
动态测验不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上肯定会有某些局限,而是提供一种评估,考查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水平高低或表现好坏,并决定需要怎样改进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提高,我需要学什么。换句话说,天赋测验和多数学习风格理论强调我们的长处,鼓励我们把精力放在长处上,而动态测验会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弥补。在日常生活中,挫折向我们指出了需要提高的地方。今后我们可以避开类似的挑战,或是加倍努力积累我们的经验,提升我们的能力,掌握应对挑战的技能。
动态测验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一:进行某种类型的测验—可以是一段经历也可以是一次笔试—看到自己的知识或技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
步骤二:我决心运用反思、练习、间隔练习或其他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步骤三:再次测验自己,留意哪些方面已有改善,同时特别注意在哪些地方还需要下功夫。
「I,重述知识」
原文讲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标准化测验和动态测验的区别、动态测验的三个步骤。接下来我们将一一学习。
一、标准化测验和动态测验的区别
1)从检测的时间上看。标准化测验只能表明测验当时所处的学习阶段,而动态测验是从学习整个阶段来看。
2)从检测结果来看。标准化测验是一份静态的报告,表示人的能力的不可变动性,而动态测验是动态的学习情况变动,表示人们的能力可以根据学习改变。
3)从检测后期行动来看。标准化测验告诉我们侧重自己擅长方面,而动态测验需要我们查漏补缺,且能明确定位到需要学习的内容。
二、动态测验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现状检测。对过往的一段进行经历能力分析检测,或笔试检测,了解自身不足。
步骤二:刻意练习。针对自身不足,确定学习内容与方法,并进行练习。
步骤三: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步骤一种的内容,进行比对,及时改善的内容与仍然不足的内容。
当然,这里所提供的动态测验,主要侧重在个人能力方面,而非性格等不可轻易改变的方面。此外,对于学习内容来看,具有个人主动性,因此更侧重于学习者感兴趣的内容。
「A1,激活经验」
基于前面所表述的内容,设计到技能与产品。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所开发的家庭教育项目。
关于家庭教育,是非常庞大的系统,而如果想要开发成为培训课程,落地难度将会非常大,为此也是花费了很多心思。
最开始的时候,找到校区的主任,给到主题与内容,让其进行课程开发,但是没有一位主任敢接这个课程,即便接手也表示只能在网上下载理念类的课程进行分享讲解,落不了地。
这个想法也就逐渐搁置了。去试想其他解决办法。
恰好此时,在参加一个学习组织的线上训练营,里面将课程细分为每天晚上进行分享,虽然每次课程都要一两个小时,但是学员们都很积极地在学习打卡。
由此想到,家庭教育课程也可以进行拆解,也可以在晚上进行,课程时长设置更短,内容落到语言行为,这样的话,项目就可以开展了。就此,顺利进行了线上家庭教育项目,萃取出很多的经验。
当然,在项目结束后,进行了复盘,也发现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例如跨部门沟通技巧等,这些也将是我接下来需要提升的能力面。
「A2,规划运用」
基于前文所提到的培训内容,那么我也希望自己接下来在培训方面的能力更有所提升,就此在跨步们沟通技巧上进行学习提升。那么我们再次循环动态检查步骤:
步骤一:现状检测。在家庭教育项目中,我发现,自己可以主动去与校区主任沟通,可是当自己表述一通后,对方还是不清晰我要表达的内容,由此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此外,由于没有讲述清楚此事对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主任们也不愿意进行分享。
步骤二:刻意练习。基于现状检测,我需要提升的是两方面:清晰表达和赋能。在清晰表达方面,涉及个人的思维逻辑结构,这方面可以从金字塔原理中进行练习,由此,在接下来与周围的人沟通时,采用金字塔原理。在赋能方面,在沟通前,从其上级、平级、下级及时了解关注的利益价值,从而结合项目内容,进行价值赋予,这个可以在日常讲师沟通时,尝试运用。
步骤三:再次检测。预计再次检测,是在接下来2019年9月份的学科分析项目哒,期待能力改变。
这是我的改变计划,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