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习惯,不断更新。
在未读书中内容之前,我觉得它就是PDCA,看过之后发现不止如此,柯维博士把不断更新上升到了人生自我修养的层次。前几个习惯都是人生磨砺的基础,基础打牢了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向人生理想中的高峰不断去攀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都懂得的道理,但把它和个人习惯相关键起来确实是我没想到的。如书中所说,工作本身是不能给我们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的,掌握了工作技能才能利于不败之地。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些至理名言我觉得更像是失意人生的自我安慰,所以不能单纯的把掌握了七个习惯看成是获得生存技能的本钱,要明白它只是一种工具,会用不代表着用的好,用的好也不一定代表着会成功,人生总有成败,七个习惯只是表象,成熟的心性才重要。
中国人都喜欢圆满,最后这个习惯“不断更新”把前六个都圈了起来,不知道柯维博士是否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喜好。如果把七个习惯当作是一个团队的话,那前六个就是组员,第七个就是组长,组长是必须要把所有组员有效统一起来,把大家团结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最大效果的发挥团队的力量。组长即是领导人也是粘合剂,更是平衡阀,它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弥补每个人的不足,不断更新团队的作战计划与方向,始终保证向前的大方向不产生偏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永恒不变的真理),人类无论再高等,他还是一种生物,他必然存在着生老病死,就像我的座右铭“我活,且只能活一次”一样,我们任何行为的基础都是:活着的、我们的这个个体。可能有人会说“有些伟人死后还在影响着众生”,我的理解是影响众生的不是他,而是他变成了一种工具,被其它活着的人拿来影响你而已。
有些跑题了,回到书中,柯维博士提到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层面,他把身体层面放在了第一位。
看完这个大漏斗我在想的是:“可否直线上升呢?”,答案应该是不能。我爬过一次泰山,当时就体会到了小时候书中讲的挑山工走“Z”字型路线确实会省力一些,所以我们不能直来直往,一是我们的体力能力不允许,二是没有任何人能保证一帆风顺不犯错。而且走螺旋即可以保证稳步上升,同时也能保证我们的影响圈范围不断扩大。
自此,七个习惯写完了,书也看完了。目前为止我确信这不是影响我一生的书,但它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有用的素材,我想这就够了,足够了,毕竟之前看过的很多书连名字都没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