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影》继《长城》所谓的败笔后,算是为国师的导演生涯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影》主要讲述了真身与替身间的一场博弈,替身最终选择了自我,找到自我的故事
文章开篇即以中国的水墨色彩和袅袅琴音起笔,事实上后续的故事发展无不是以这样或淡雅或厚重的水墨画面作为背景,每一帧都可单独为景,为墨,撩人于无形无影。而音乐也在情节突起跌宕之时骤响,连续流畅之时平缓如流水,甚至直接作为影片内容渲染,如主公在胁迫影子与小艾时艾的独奏,影片中后期小艾与都督的合奏,音乐同时反应了情节的变化,欣赏之余又添回味之趣。
同时对于服饰的刻画,国师也显得格外用心,每一位角色的服饰都以水墨为画,深浅轻重都隐喻角色不同的性格。如都督从未穿过素雅之服,为的是体现他的城府与心机。而角色塑造本身,除了几乎大家都认可的邓超,郑凯把主公的角色刻画的也十分到位,开始时坐在地上的大哭,像极了得不到玩具的孩子,令人有一种昏君愚君之感,刚开始觉得尤其夸张,看到后来才知道是为了突出对比的效果。当他揭示真相,派人刺杀都督之时,我们才会发现他纨绔无为的表皮下其实是一位城府极深,心怀远虑的一国之主,对比带来震撼的同时更需要考验演员的功底。而青萍在临终前瑟瑟发抖,血雨在眼窝处不断地汇聚流淌的画面也塑造得十分用心。我想只有不断斟酌沉淀,才会把这样的细节刻画得十分出彩吧。
其次,国师把留白渲染铺垫等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小艾的惊慌失措,与片尾对应,形成一个环,紧紧相扣,既富有连贯之美,又余韵悠长,引人以遐想。主公三番两次地使影子难堪,到最后才知原来他已辨明真相,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他的言行无一不是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铺路。而影子在这场大幕中形象也已在悄然转变,这场战争,这场杀戮,这永无天日的影子之身份如影随形终究还是改变了他。
但是,即使影片美如画,角色塑造入人心,艺术手法晓人以情。不得不说国师对于角色的刻画还是不够立体,如什么样的环境塑造出了都督的阴毒之气,只是以中杨苍之刀草草带过。仿佛剧中人物性格天成,都督本该如此狡诈,长公主本该如此疯狂。情节不够连贯,似乎“为赋新词强说愁”,压抑的环境存在于每一时刻,反倒少了那么一些层次感,令人感觉此情此景流于表面;那么多种可能性,却偏偏影子以单薄之力打败了武功盖世,身负绝技的杨苍,以那种奇妙的方式;长公主用那把匕首杀死了非要作死摘下头盔的杨平。同时,影子与小艾一起撑伞的慢动作看似为了表现飘逸,实际却有一些故作的玄虚;长公主倒地那一瞬头发的散落,给人一种飘柔洗发水的奇怪体验,是不是太故意了些?当然,没有这些情节哪来后面的满屏城府与心机,只是不得不说,国师在故事的连贯性上可以做得更完美些。
无论如何,国师对于中华文化入骨的刻画值得学习,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影片来讲,这类影片实在少之又少。古往今来,真正可以吸引我们的好片到底是什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但是国师的《影》无疑为我们开拓了一个中华美学的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