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答顾东桥书》32.10
【原文】
来书云:“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所谓‘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①。至于节目时变之详,毫厘千里之谬,必待学而后知。今语孝于温泠定省,孰不知之?至于舜之不告而娶,武之不葬而兴师,养志、养口②,小杖、大杖③,割股④、庐墓⑤等事,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然后心体无蔽,临事无失。”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⑥也。孟子云:“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由耳。”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节目时变”,圣人夫岂不知,但不专以此为学。而其所谓学者,正惟致其真知,以精审此心之天理,而与后世之学不同耳。吾子未暇真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之蔽也。夫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节目时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短之不可胜穷也。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时变,而天下之节目时变不可胜应矣。毫厘千里之谬,不于吾心真知一念之微而察之,亦将何所用其学乎?是不以规矩而欲定天下之方圆,不以尺哽而欲尽天下之长短。吾见其乖张谬戾,日劳而无成也已。
吾子谓“语孝于温清定省,孰不知之”,然而能致其知者鲜矣。若谓粗知温清定省之仪节,而遂谓之能致其知,则凡知君之当仁者,皆可谓之能致其仁之知;知臣之当忠者,皆可谓之能致其忠之知,则天下孰非致知者邪?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
夫舜之不告而娶,岂舜之前已有不告而娶者为之准则,故舜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武之不葬而兴师,岂武之前已有不葬而兴师者为之准则,故武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使舜之心而非诚于为无后⑦,武之心而非诚于为救民,则其不告而娶与不葬而兴师,乃不孝不忠之大者。而后之人不务致其良知,以精察义理于此心感应酬酢之间,顾欲悬空讨论此等变常之事,执之以为制事之本,以求临事之无失,其亦远矣。其余数端,皆可类推,则古人致知之学从可知矣。
【译文】
你信中说:“圣道的大方面容易明白,就像你所说的‘良知良能,即使蠢汉愚妇也有可以明白的地方’。至于具体内容随时代变化的详情,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等到学习后才能明白。现在就父母的冬暖夏凉、早晚向父母请安上谈论孝道,谁不明白?至于舜不告诉父母就娶妻,武王没有安葬文王就兴师伐纣,曾子赡养父亲是遵从父亲的意愿、而曾元赡养父亲只是让父亲活命,父亲用小杖打则应该承受、用大杖打则应该逃走,割股疗亲,结庐守孝等事情,在正常与不正常之间、过分与不足之间,一定要讨论个是非对错,作为解决事情的原则。然后人的心体才能不被蒙蔽,遇到事情才能没有过失。”
“圣道的大方面容易明白”,这句话很对。看看后世学者忽略简单明白的大道理不去遵循,而追求那些难以理解的东西作为学问,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圣道在旁边却偏偏向远不可及的地方寻求,简单的事情偏偏要使它复杂化”。孟子说;“圣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很难认识吗?人们的问题在于不去探求罢了。”在拥有良知良能上,愚夫愚妇和圣人是相同的。但是只有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则不能,这就是圣人和愚蠢的人的区别。
“具体内容随时代而变化”,圣人难道会不知道,只是不专门把这当作罢了。圣人所谓的学问,只是致其良知以精确体察心中的天理,因而与后世所学的学问不同。你不花时间去致良知,却念念不忘为这些细节发愁,这正是追求那些难于理解的东西当作学问的弊端。良知对于随时而变的具体内容,就像规矩尺度对于方圆长短一样。具体内容随时间变化是不可事先预测的,就像方圆长短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规矩一旦确立,那么是方是圆就很明白了,而天下的方圆也就用不完了;尺度一旦制定,那么是长是短就一目了然了,而天下的长短也就用不完了;良知确实达到了,那么具体内容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暴露无遗,天下不断变化的具体内容就都能应付了。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不在我们心中良知的细微处体察,所学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这是不依照规矩而要确定天下的方圆,不依照尺度而要度量天下的长短。我看这种张狂谬论,只会一天天徒劳而无所收获。
你说“孝子温清定省的道理,谁不知道”,然而真正能致孝的良知的人却很少。如果说粗略地知道温清定省的礼节,于是就称做能致孝的良知,那么凡是知道国君应当仁爱的人,都可以说他能致仁爱的良知;凡是知道臣子应当忠诚的人,都可以说他能致忠诚的良知,那么天下谁不是致良知的人呢?由此可见,前面说“致知”的关键在于实践,而不实践是不可以称做“致知”的道理,就很明白了。知行合一的概念,不就更加明白了吗?
至于舜不告诉父母就娶妻,难道是舜之前已经有不告而娶的准则,所以舜得以考证某经典、询问某人才那样做的吗?抑或是他根据心中的一念良知,权衡利弊,不得已才那样做的?周武王没有安葬文王就兴师讨伐商纣,难道是武王之前就已经有不葬而兴师的准则,所以武王得以考证某经典、询问某人才那样做的吗?抑或是他根据自己心中的一念良知,权衡利弊,不得已才那样做的呢?假使舜在心里不在真怕没有后代,武王在心中不是真的要救百姓欲水火之中,那么他们不告诉父母就娶妻和不安葬父亲就兴师伐纣,就是天下最大的不孝不忠。后世的人不努力致其良知,不在处理事情时精心体察天理,只想凭空去谈论这中非常的事变,把他作为处理事情的依据,以求得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没有过失,这也太离谱了。其余几件事都可以依此类推,那么古人致良知的学问从此就可以知道了。
【心得感悟】
阳明先生此文极长,耐心向东桥先生阐述讨论了甚多学问、人生之哲理,今天我们先就其中一节32.10交流下心得感悟。
1、大道至简,很多道理谁都明白,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真正的道都是容易明白的,大道至简。现实生活中很多所谓的“专家”却专以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为务,借着培训的榥子云山雾罩、夸夸其谈,不将听众弄晕势不罢休。前几年听过一个“三弦智慧”的课,将一个简单不过的“敬天爱人”道理整出众多大课、小课,层层收费,名目众多,结果其中有听课的企业家本来好好的,听课后回公司却一反常态,跪在员工面前念念有词嗑头作揖,吓坏了员工,导致公司陷入混乱,精英纷纷离职,没多久一家年销售额过亿的明星企业就宣告破产了。我们学道,千万不能偏离了轨道,易于明白的才是大道,凡是变着花样绕晕你的所谓“老师”、“专家”千万别信,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掏空你的钱袋子、搞乱你的脑袋子。
2、知行合一才是真知,如果没有用行动去致良知,那么只是一句空话,毫无意义。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圣人并非有三头六臂,智商超过普通人太多。对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简单的学习,常人也可以掌握。但是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志向、缺乏坚持、缺乏行动,最终往往半途而废,说的和做的、知的和行的不一致,因此一生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接触各类人、事,我们往往很快就以为自己已经掌握知识、技能、经验、判断,却在后续的应用中忘得一干二净,“夜里千军万马、白天一动不动”,激情只在一瞬间、理想只在教室里、能量只在语言中,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最终人人都是空谈家、理论家,“言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良知良能不难,难的是致良知,信乎先生斯言!
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天下事千变万化,如果随意改变标准那么一定会徒劳无功。
只有以规则去行事,那么即使是再复杂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时变,而天下之节目时变不可胜应矣。良知就是天下大道的规矩、尺度!事情饶是千变万化、复杂艰难,只要依良知而为,就好比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一定会迎刃而解。
曾经和一位企业家朋友聊天,讲到现在生意难做、深感迷茫。公司开了不少年,也具备一定的基础,以外贸出口为主。现在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养老保险、税负较高、管理和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劳动法趋于严管,加之国际市场不稳定、动荡起伏,原材料价格也是节节攀升、遭遇炒作,公司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朋友意志消沉、想放弃却已在船上难掉头,苦恼之极。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我只问他一个问题:放弃了是否会更好?他说不知道。事实上,衡量复杂局面的处理标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致良知。你还有当初的发心吗?当初是为什么办企业?是为了名利还是有一份使命感责任感?如果仅仅为名利,那么现在已经无利可图,不如趁早关门。如果是为了一份使命感,那么只有排除万难走下去,哪怕是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想想革命先烈们,如果没有信仰又怎么会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个人的生命亦在所不惜?那么只要良知未泯,消沉痛苦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去勇敢面对,从创新、资源、成本控制、管理、心态等方面去二次革命,也许失败,但是努力过、拼搏过,即使失败也应无憾!但是更有可能会成功呢?天道酬勤,不仅是身体之勤,还有思想之勤,相信老天是公平的!
今天读了先生的文章,个人有一个启发,在此和大家分享:在改革开放之初,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只要你能吃苦耐劳、肯干有行动,大概率会取得或大或小的成功!而今天的经济形势会越来越复杂,二极分化加剧,二八法则突显,考验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致良知”,是使命感,是对使命感的坚持,是格局之大,是抛开个人私利的格局,是寻找去实现使命感所赋予的目标的方法和所具备的能力!分享一段朋友的箴言:真正的热爱不是叶公好龙式的表里不一,也不是朝三暮四般的反复无常,而是在喧嚣嘈杂的环境中坚守内心的那份安宁,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执着和专一。找到自己认为对的那份事业、那个人,并为之努力和付出,你的人生从此会豁然开朗。
4、不忘初心方为良知。
即使是舜不告而娶、武王不葬而兵,如果其发心不正,不是为了有后和拯救黎民,那么也是不忠不孝了。所以有时候不可以只看表象断章取义,否则就又偏离方向了。看问题的角度要看其发心,发心正则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在第3点中已经阐述了不少,这里只补充一点。记得有企业家朋友在课堂上问过康恩贝的胡季强总:企业在现实生活中必然面对各种关系,包括政府资源获取,有时会做一些违心的事情,当如何处之?胡总很智慧,回答曰,“问下你的发心,你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那么暂时的违心又怎会乌云蔽日、失去初心呢?”讲得太好了,不愧是马云都佩服的企业家。舜不告而娶、武王不葬而兵、再者如菩萨心肠霹雳手段等,都是一个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问形式只问发心,同一件事情如果出发点不同其意义也会截然不同。
还是举个公益的例子,在我担任理事长的某公益组织内,不乏有对公益的争论,常见的一个话题就是作秀。有人认为做公益应该不留名,默默去做,所有的宣传都不需要,否则就是作秀。事实上组织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力,还是作了不少的公益报道。原来我也有所困惑,佛曰“不说”,做好事应该不去宣传,更加能够修行积福。但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为了组织壮大,又不得不去宣传。读了阳明先生的文章,不禁豁然开朗了。首先,宣传也好、不说也罢,还是要回到发心一说。我们的宣传如果是为了个人的虚名,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和社会资本,那么诚然就是“使舜之心而非诚于为无后,武之心而非诚于为救民,则其不告而娶与不葬而兴师,乃不孝不忠之大者也”。而如果宣传是为了影响更多的社会民众了解公益、参与公益,甚至是为了组织壮大,只要组织是在做一些身体力行的爱心事业,那么宣传扩大影响又何妨?我在此姑且用一个名词,叫“不说而说”吧。
《答顾东桥书》32.10虽区区数百言,其所包含之“道”却是简而不易,需要用心和行动去感悟,《致良知》的力量是巨大的,让我们每一位同修共精进,持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