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是一幅明净如洗的山水画。天与山与水,风烟俱染,上下共色。
这“风烟”的烟,不是乡村上空萦绕的炊烟,不是战火纷乱中的烽烟,更不是红尘喧嚷时的烟花。在古典诗词中,常常有烟波、烟雨、烟霞、烟柳。韦庄“更闻城角弄,烟雨不胜愁”中的烟雨含情,刘长卿“惆怅青山路,烟霞老此人”的烟霞蕴志,黄庭坚的“明月风烟如梦寐,平生亲旧隔湖湘”的风烟平添思乡之愁。“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写春雨图最得古诗词意境。这“风烟”之“烟”,该是薄薄的水雾。风在水雾中飘动而无形,雾在轻风中冲淡而明净。“风烟”,给人以轻、淡、洁净、明净之感。
既然“烟”即“雾”,“风烟”换成“风雾”如何?当然不行。“平明江雾寒”“秋城海雾重”“细雨蒙蒙江雾昏”“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你看,雾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模糊的、昏暗的,让人生出惆怅之情。而“风烟俱净”,则是一望无垠的开阔明亮、恬淡纯净。有教辅书把这一句翻译为:烟雾都消散了。字面意思不错,但文句的意蕴没有了。把“净”当净尽讲,不如当“明净”讲。你看,那丝丝缕缕的薄雾,晕染了天空,氤氲了山峦,浸透了江水,所以,蔚蓝的天,黛色的山,深碧的水,浑然一色,纯洁明净。
在这明净如洗的天地间,游鱼自得,细石可见,急流飞浪,山峰争高,泉水叮咚,群鸟合唱,猿猴与鸣蝉声声宛转。吴均用文字挥毫出统一中的丰富,丰富中的统一。
这是一帧流动多姿的山水镜头。动静相生,色声相融,情意蕴其中。
水是活泼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是顽皮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静态的山水有了人的情志。相比而言,同为“吴均三书”,《与施从事书》中写山水,“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显得木讷;《与顾章书》写山水,“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多了促狭。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那各种声响交相呼应,奏出的是山林的静谧之音。“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你听,叮咚叮咚,啾啾喳喳,溪水在欢歌,鸟儿在呢喃,这悦耳的声音喧闹的人世是听不到的,唯有宁静之所才有这美妙的天籁。作者用各种声响来衬托山林之静。这“静”不是死寂,这里是宁静而欢腾的,是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如果说,以动态写静止的山能见出作者蓬勃的生命状态,那么,以热闹欢腾的泉水猿鸟来衬托山林之静,则透露出作者高洁的隐逸志趣。
对于文章最后四句,教学时颇为不解:“息心”“忘反”两句已是卒章显志,高调绾结,后面再补上“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显得多此一举。甚至替教材编者着急:干脆删掉多好。很多文章不是注明“有删减”吗?还有教辅对这四句作深度解读,暗示当时的社会环境,或者揭示一种人生哲理。很是牵强。孙绍振老先生讲得好:作者在激发了自己情致的高峰体验之后,并没有向理性升华,因而也没有转移对自然景观的迷恋,仍然一如既往地沉醉在美好多变的景色之中。对于文章来说,这是结束语,但是对于欣赏者来说,这是欣赏的持续。于结束处与欣赏的持续构成一种张力,是这最后几句的妙处。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恣情在山水间徜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欣欣然,陶陶然,景随舟移,沉醉山水的情意绵延不绝。